佛瑞德里希4th on Nostr: ...
当你看清川普和他的支持者背后的逻辑,也就是对最传统的国家发展路径,“强国➡️大国➡️帝国”路径的崇奉后,你就会发现他们的许多举动是可以被看懂更可以预料的。
他们选择了一条历史上无数帝国都走过的道路,沿着这条路往前走,他们确实有可能让美国成为一个史无前例的超强帝国。
MAGA。
但这只是有可能 。
因为美国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帝国,成为国上之国,就需要打破由她自己一手缔造并维护多年的国际秩序,她需要战胜曾经的自己,更需要在蜕变为旧式帝国后战胜由她引领发掘正渐渐浮现于世的那个隐形存在——全球商业帝国。
她需要成为产业链阵营的叛徒。
而这阵营正是她亲手构建。
以国力而论,俄罗斯、中共国目前都配不上做美国的敌人。就算整个欧洲能在危机面前团结起来,想对抗今天的美国仍力有不逮。
但当美国的敌人是她自己,是她自己坚持走了两百多年的道路,是她自己的路径依赖,这个“敌人”的份量就绝不容轻视。
所以,假如美国在川普和他的支持者齐心合力下真要走一条帝国之路,这条路绝不会一马平川。
骂川普是独裁者的人只是一时还没反应过来,还没意识到这是国家发展路线之争。
反对者们的批评至今仍是隔靴搔痒,他们对川普支持者的心理分析,仍停留在相当肤浅的层面。
他们没有意识到川普确实是“爱国者”,支持者们也确实是“爱国者”,只是这些人想要做的是用他们的爱把美国重塑成一个超强帝国,只是在这些人的观念中,超级帝国才是美国最理想的模样。
批评者们没有意识到,“爱国者”是一群可以为了理想牺牲个人利益的人,是不惜以身殉道的人。因此批评者一直低估了“爱国者”群体中蕴含的能量,低估了他们的执着。
批评者一直都没看清自己的对手,所以在与“爱国者”的论战中,他们占不到上风。
民众的同情会给“爱国者”,当然会给“爱国者”,因为他们真诚。也因为让美国成为超强帝国的愿景,在撕开暧昧的面纱前,对广大草根是那么有诱惑力,又是那么容易引发最普通的美国人的情感共鸣。
但图穷终将匕现。
让美国成为超强帝国,成为国上之国,成为旧时代世界观中最伟大的存在,“爱国者”们这个梦想的真实面貌总有一天会被所有人看见。
然后会有很多同样爱美国的人会问,“那样的美国还是美国吗?”
而这,是一个“真问题”。
而且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理念之争。
在论战背后驱动人们奋战不休的是利益,是利益冲突,冲突的双方,是美国作为一个显性存在的国家的国家利益,和作为隐形存在的全球商业帝国首都所代表的全球商业帝国国家利益。
导致冲突发生的是美国自身的双重属性。
也是由美国引领发掘的那个庞大隐形存在,全球商业帝国,因自身的隐形存在状态而导致的难以完善自维持机制,难以在各属国属地之间进行利益协调的困境。
当一国首都和其他地区发生利益冲突,谁该是那个协调者?当北京市民抱怨外地进京车辆过多导致交通堵塞,谁有责任帮他们解决问题?
这责任、这权力,都归于国家级的治理者。
但全球商业帝国是个隐形存在,在政治上它一直群龙无首。
所以当全球商业帝国的利益,影响了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或者用人们更熟悉的表达方式说,当美国的全球利益影响了本土利益,在二者之间,我们居然找不到可以进行调停的人。
问题出现了,却没人能解决,没办法解决,于是问题只好累积到形成危机。
美国影响力的全球扩张,美国利益的全球辐射,既是今日美国庞大国力的来源,也是今日美国全球利益与本土利益发生冲突的根由。
奇怪的是,似乎一直没有人把事情的脉络梳理清楚。
也就一直没有人把爱国者们让美国选择帝国道路的倾向,和他们对全球主义者的反感,归结到这个方面。
当你意识到“爱国者”是一群真诚期望美国“再次伟大”的人,一群不惜殉道也要让美国成为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国也就是超强帝国的人,你就不会对他们在国际社会四处“退群”感到意外。
你也不会再对他们想要加拿大、想要格陵兰感到意外。
——毕竟帝国需要战略纵深。
从“美国优先”实际上是“美国本土利益优先”,是“美国的帝国道路优先”这个角度理解他们的所作作为,理解他们的热情,理解他们的无私,你会发现一切都顺理成章。
而美国培养出这样一批人,也实在不该让人感到意外。毕竟美国确实是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无数只关注本土利益的人,这是正常的,这种心态甚至不该受到指责。
是美国自己的特殊性,她天生就附带的全球性,令拥有国际视野,不仅精英阶层还有每个手握选票的人拥有国际视野,成为让美国政治能兼顾本土利益和全球利益所必须。
也是美国道路的特殊性,令对她政治独特性的理解,成为维护美国政治存在的人口主体,美国公民的必修课。
在全球国家和本土国家双重属性之间保持暧昧不是没有后果的。
这后果已经以国家发展路线之争的形式呈现,已经在同样深爱美国的全球派和本土派之间发生。
今天的美国正站在前进道路的分岔口。
何去何从,将是历史的抉择。
他们选择了一条历史上无数帝国都走过的道路,沿着这条路往前走,他们确实有可能让美国成为一个史无前例的超强帝国。
MAGA。
但这只是有可能 。
因为美国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帝国,成为国上之国,就需要打破由她自己一手缔造并维护多年的国际秩序,她需要战胜曾经的自己,更需要在蜕变为旧式帝国后战胜由她引领发掘正渐渐浮现于世的那个隐形存在——全球商业帝国。
她需要成为产业链阵营的叛徒。
而这阵营正是她亲手构建。
以国力而论,俄罗斯、中共国目前都配不上做美国的敌人。就算整个欧洲能在危机面前团结起来,想对抗今天的美国仍力有不逮。
但当美国的敌人是她自己,是她自己坚持走了两百多年的道路,是她自己的路径依赖,这个“敌人”的份量就绝不容轻视。
所以,假如美国在川普和他的支持者齐心合力下真要走一条帝国之路,这条路绝不会一马平川。
骂川普是独裁者的人只是一时还没反应过来,还没意识到这是国家发展路线之争。
反对者们的批评至今仍是隔靴搔痒,他们对川普支持者的心理分析,仍停留在相当肤浅的层面。
他们没有意识到川普确实是“爱国者”,支持者们也确实是“爱国者”,只是这些人想要做的是用他们的爱把美国重塑成一个超强帝国,只是在这些人的观念中,超级帝国才是美国最理想的模样。
批评者们没有意识到,“爱国者”是一群可以为了理想牺牲个人利益的人,是不惜以身殉道的人。因此批评者一直低估了“爱国者”群体中蕴含的能量,低估了他们的执着。
批评者一直都没看清自己的对手,所以在与“爱国者”的论战中,他们占不到上风。
民众的同情会给“爱国者”,当然会给“爱国者”,因为他们真诚。也因为让美国成为超强帝国的愿景,在撕开暧昧的面纱前,对广大草根是那么有诱惑力,又是那么容易引发最普通的美国人的情感共鸣。
但图穷终将匕现。
让美国成为超强帝国,成为国上之国,成为旧时代世界观中最伟大的存在,“爱国者”们这个梦想的真实面貌总有一天会被所有人看见。
然后会有很多同样爱美国的人会问,“那样的美国还是美国吗?”
而这,是一个“真问题”。
而且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理念之争。
在论战背后驱动人们奋战不休的是利益,是利益冲突,冲突的双方,是美国作为一个显性存在的国家的国家利益,和作为隐形存在的全球商业帝国首都所代表的全球商业帝国国家利益。
导致冲突发生的是美国自身的双重属性。
也是由美国引领发掘的那个庞大隐形存在,全球商业帝国,因自身的隐形存在状态而导致的难以完善自维持机制,难以在各属国属地之间进行利益协调的困境。
当一国首都和其他地区发生利益冲突,谁该是那个协调者?当北京市民抱怨外地进京车辆过多导致交通堵塞,谁有责任帮他们解决问题?
这责任、这权力,都归于国家级的治理者。
但全球商业帝国是个隐形存在,在政治上它一直群龙无首。
所以当全球商业帝国的利益,影响了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或者用人们更熟悉的表达方式说,当美国的全球利益影响了本土利益,在二者之间,我们居然找不到可以进行调停的人。
问题出现了,却没人能解决,没办法解决,于是问题只好累积到形成危机。
美国影响力的全球扩张,美国利益的全球辐射,既是今日美国庞大国力的来源,也是今日美国全球利益与本土利益发生冲突的根由。
奇怪的是,似乎一直没有人把事情的脉络梳理清楚。
也就一直没有人把爱国者们让美国选择帝国道路的倾向,和他们对全球主义者的反感,归结到这个方面。
当你意识到“爱国者”是一群真诚期望美国“再次伟大”的人,一群不惜殉道也要让美国成为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国也就是超强帝国的人,你就不会对他们在国际社会四处“退群”感到意外。
你也不会再对他们想要加拿大、想要格陵兰感到意外。
——毕竟帝国需要战略纵深。
从“美国优先”实际上是“美国本土利益优先”,是“美国的帝国道路优先”这个角度理解他们的所作作为,理解他们的热情,理解他们的无私,你会发现一切都顺理成章。
而美国培养出这样一批人,也实在不该让人感到意外。毕竟美国确实是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无数只关注本土利益的人,这是正常的,这种心态甚至不该受到指责。
是美国自己的特殊性,她天生就附带的全球性,令拥有国际视野,不仅精英阶层还有每个手握选票的人拥有国际视野,成为让美国政治能兼顾本土利益和全球利益所必须。
也是美国道路的特殊性,令对她政治独特性的理解,成为维护美国政治存在的人口主体,美国公民的必修课。
在全球国家和本土国家双重属性之间保持暧昧不是没有后果的。
这后果已经以国家发展路线之争的形式呈现,已经在同样深爱美国的全球派和本土派之间发生。
今天的美国正站在前进道路的分岔口。
何去何从,将是历史的抉择。
quoting nevent1q…tx47美国立国至今已经两百余年,人们对她的存在已习以为常。
所以几乎所有人都意识不到这件事实际上有多么特殊,多么值得惊诧——在没有足够强的地理阻隔的情况下,地表最强的人类国度竟然不是一个帝国。
美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国家,但她从未象过去存在过的所有第一强国那样试图凌驾于别国之上。
她并没有试图成为国上之国,成为有权干涉邻国、籓属内政的存在。
至少在川普这次任期前没有尝试过。
你们都觉得这理所当然,但想想那些曾经拥有过相近地位的古老国家,想想它们当年对外的征伐,想想它们在扩张其疆域上下过的工夫,想想它们为争得和保持自己高高在上地位时制造的尸山血海。
在旧时代,强国成为大国,大国成为帝国,几乎被所有人看成是天经地义。
那是每个国家都会选择的发展路径。宋太祖赵匡胤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在丛林法则盛行之时,在国与国之间没有长久和平的时代,每个国家的统治者都是伤害链逻辑的信徒,都深信国家安全之所系在于抢占优势地位、抢占更多资源和压制潜在的对手。
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取得了暂时的优势,就要想方设法把这优势扩大并将之永久化,最佳的手段,自然是吞并邻国,开疆拓土,用消灭其他国家来壮大自己。
按旧时代的游戏规则,按旧时代的国家观念,当我们思考何为国家利益,如何帮助自己的祖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的时候,我们该想的,就是怎样让“我国”变强、变大、最终变成帝国。
这就是每个爱国者该关心的事。
如果你接受的是旧时代的游戏规则,如果世上不存在美国这样的独特国家,或者,如果你虽然生在美国,却从未真正理解过美国的特殊性质。
如果你生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却拥有旧时代的国家观念,你就会自然而然的认为强国理应拥有高于弱国的地位,超级强国理应据有国上之国的地位。
假如你生于这样一个超级强国却悲哀地发现她没有得到与其实力相称的地位,你就会觉得她“吃了亏”。
是的,拥有旧时代政治观念的人会认定美国本应是一个帝国,本应在国际社会上享有超级帝国该有的特权待遇。
毕竟美国的实力摆在这里。
一个内心存有帝国观念的人,越是爱国,就越会为美国感到不值,替美国委屈,认为这世界对美国并不公正。
当这样的人有机会“拨乱反正”,把世界秩序重置成他认为合理的样式,当同样有着帝国观念的人们热烈支持他这样做,为他引领美国迈向超级帝国之路的每一步欢呼鼓掌,你会看到什么呢?
你会看到他把吞并邻国当成强国妙法,把扩张疆域当成增强本国战略纵深的常规操作,你会看到他尊重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因为他自己是强者,你会看到他只和有实力的国家、势力交好,他决意牺牲弱者的利益与强者勾兑。
不要对此感到意外,不要忘了在旧时代,每个帝国都如此行事,翻开纸页泛黄的古书,对照当代人的举止,你会发现这里没有什么新鲜事。
该意外的是美国在两百多年的历史里一直没有这样做过。
该意外的是美国竟然不是一个帝国,竟然成功开辟了另一条道路,而且虽历经艰险,却稳步前进了两百多年。
但美国在自己开辟的这条道路上能否继续走下去呢?
川普正在致力于按他的想法重塑美国。
他确实是个爱国者,我毫不怀疑他在“爱美国”这件事上的真诚。我也并不怀疑许多支持他的人、追随他的人同样真诚地热爱着美国。
正因为他是真诚的,他们都是真诚的,他们才如此热切的希望把美国引上一条成为帝国之路。
一条在他们看来,拿回这个世界对美国的所有亏欠的路,一条能让美国更强大也更安全更富裕的路。
但这条路真的适合美国吗?
我不知道。
也许我眼中的世界永远要和别人眼中的不同,在我看来,美国从二百多年前立国时起,选择的道路就已经和旧时代的“强国➡️大国➡️帝国”三部曲南辕北辙。
美国当时选择的就是不缔造一个王国而是构建一个联邦,一个各州能平等相处,联邦政府不能凌驾于各州之上的特殊存在。
一个在内部坚持平等合作,并一以贯之的对外坚持平等合作的政治实体。
这原则很难坚持,所以美国经历过南北战争。
一旦成功坚持下来,坚持这原则带来的收益你也很难独占,所以民主浪潮一波波涌起,最后形成了“普世价值”。
当美国开辟了这条道路,州与州、国与国平等合作之路,她就无法让自己成为这条道路唯一的受益者,这条道路让她不断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不断扩大合作规模,并在从合作中获取增量的同时因自身的先行者身份、团队领导者角色,比其他伙伴承担得更多、付出得更多。
她促成全球商业帝国这个隐形存在的诞生,她成为了全球商业帝国的首都,但受益于她的奉献的是整个全球商业帝国,是全球市场,是文明演化的进程,是松散的利益联合体,是产业链阵营,却不是她自己尤其不是能决定她自身命运的选民们。
这世界确实对美国并不公平。
所以,是改变道路成为帝国,还是继续做隐形帝国的首都,这个历史性的抉择,已经摆到了美国和全世界的面前。 nevent1q…ajw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