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Nostr?
佛瑞德里希4th
npub1agh…up4m
2025-02-17 16:31:29

佛瑞德里希4th on Nostr: ...

我们今天看到的,在许多欧美国家出现的“乱象”,正是文明从旧稳态向新稳态跃迁时的动荡,是文明的自维持机制尚未成熟,在文化建构领域仍陷于迷茫的表现。
是的,每个族群的文化特色都有权被保留,但同时,每个族群的文明程度都有必要提升,要求一个民族不再吃人、打老婆、虐待孩子,不是“文化灭绝”。
把出于义愤对各种暴行恶行的指责说成“种族歧视”的日子该过去了!
把文化特色当成兽行遮羞布的日子该过去了!
是的,中国人吃孩子吃了几千年,易子而食,折骨而炊,以割股疗亲、埋儿奉母为美德,他们把襁褓中的孩子卖掉,把半大不小的女儿卖掉,这一切被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被看成父母的正当权利。
但吃孩子是文明人该做的事吗?
不让吃孩子就是歧视,就是文化灭绝吗?
这显然是荒谬的。
我以简中推友最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例,是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在表面上的观点撕裂之下到底发生着什么。
当文明需要完成跃迁,为了让文明进入新稳态,文化就需要完成新的建构,每种希望在新稳态里有存身之地的文化都需要完成文明程度上的自我更新,需要让自己变成一篇又一篇为选择了繁荣模式的本族群新生代的生活方式进行辩护的,新一代人的辩护词。
当它是新的生活方式的辩护词,它才能成为新生活方式的自维持机制,并令新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的新常态。
这不是强者的要求,不是“美帝国主义霸权”的要求,这是作用于一切复杂系统的客观规律的要求。
不要以为基督教就没有经历过自我更新,自己翻开圣经看看,旧约和新约,难道没有不同?
有些族群在机缘巧合下先完成了文化更新,你没有观察到他们的更新过程,这并不等于说想进入文明的新稳态,更新是不必要的。
更不等于说,如果你把目光投向全人类的文明转型,全人类所有族群共建的文明新稳态,每个族群都需要完成自己的文化更新,改变那些在“人吃人”尚有必要性的时代形成的伤害链传统,放弃对等级制的坚持,放弃对弱者的霸凌,放弃对下一代的阉割,这件事是不必要的。
如果要求一个生活在现代的族群走向文明就是对其进行种族灭绝,那我真的要说,“有的村子就让它消亡吧”。
让它因为被自己的年轻一代抛弃,因女孩成了打工妹,男孩成了打工仔,在更容易谋生的地方有了新家而消亡吧!
不然呢?
让它继续吞食一代又一代年轻的生命,把无辜的婴孩锁死在贫穷、愚昧、失权的生活方式里吗?
现代文明,正要求每个族群“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类社会想进入繁荣模式这个被我称为文明2.0的新稳态,需要各国各族在三个层面上,经济、文化、政治上,都完成足以自维持的新建构。
想进入文明新稳态的族群需要成为在经济上更具财富创造能力的族群,需要能自食其力而不是指望福利供养,需要通过掌握科技、掌握现代工作技能、激发创造潜能,让自己能追求增量,而不是沉溺于旧时代的存量博弈思维方式,要么靠坑蒙拐骗别族发财,要么内卷到死还自鸣得意。
在文化上,想进入文明新稳态的族群需要建构一套能把本族群的下一代培养成合格现代文明人的观念体系,在家庭观念里,在教育观念里,去除那些PUA成分,去除那些鼓励剥削和虐待的内容。
要知道你可以PUA儿女,可以通过精神阉割让他们俯首帖耳丝毫不起反抗的念头,把遵从你的意愿当成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把为你放弃自我当成“爱”,但被阉割到如此彻底的儿女将无法在新时代轻松建构小家庭,你会没有孙辈。不信就看看儒家文化圈的生育率!
完成政治建构在这三重建构中其实是最容易的,但也必不可少。一个现代文明国家必须由理解人权、懂得维权的公民组成,而良好的制度,包括落于文字的法律条文和会不断给当事人“上课”的司法实践,是让公民教育得以普及的前提条件。
欧美今天的乱象,根源是什么?
确实可以说是移民,但更直接的原因是文明的冲突。
是新生的、稚嫩的繁荣在本身自维持机制还没有完善,还不那么强大的时候,就错误地把文明的冲突当成了文化的冲突,并在面对旧稳态自维持机制对新稳态自维持机制的干扰时,在观念战争中,选择了绥靖。
是错误地把多元文化,执行成了“多元文明”,执行成了对各种不文明行为模式的放纵。
在欧美右转的新思潮里,招来大家普遍反感的是肤色吗?是族裔吗?是信仰吗?
都不是,是不文明,是输出伤害。
而输出伤害,保持伤害力落差,正是旧稳态的自维持机制。
在所谓的“乱象”里,真正在发生的,是旧稳态自维持机制和新稳态自维持机制的冲突,是文化之战。
同时也是经济之战,政治之战。
交战的双方,是在文化观念上倾向于产业链传统的一方和倾向于伤害链传统的另一方,也是在经济层面倾向于生产创造追求增量的一方和倾向于不择手段争夺存量的一方,在个人层面则是倾向于自食其力的一方和吃福利搞剥削的一方,这场自维持机制之战最后的一环才落于政治层面,落于民主与专制的对决。
这是新文明与旧文明的决战。
只有从文明演化的大局出发看世界,看懂所谓的文化冲突,实质是各族群各社区沿袭的文化传统,在整个人类文明作为复杂系统从匮乏模式向繁荣模式切换时,不能不面对的新旧交替,不能不进行的“跃迁之战”,你才能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各国各族,各个家庭里正在发生什么,自己身上又正在发生什么。
当你接受产业链逻辑,接受“人不能吃人”的观念及由此衍生的现代文明观念,并因此生出对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渴望,因此在自己家里,和父母在饭桌上展开争论时,你试图捍卫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观点。
你试图捍卫的是“人不能吃人”,和更进一步的“人应该爱人”的理念,是让你自己活在一个人不吃人的世界上的可能。
是一种可能被实现的生活,让你从伤害链织就的陷阱里解脱出来,以密布全球的产业链为援手,以打工人的身份,合理的薪资待遇,受保障的个人基本权利为基石,能享受所有现代科技成果的生活。
你在挣扎,试图从文明的上一个超稳态里逃离,去往文明的下一个稳态。
因此你需要完成三重反抗,三重全新的构建。
经济的反抗,文化的反抗,政治的反抗。
经济的重新构建,文化的重新构建,政治的重新构建。
每个国家,每个族群,每个普通人,都只能在历经这三重反抗并取得成功后才能抵达彼岸,才能进入文明的新稳态,进入同样拥有强大自维持机制的,被称为繁荣模式的新家园。
当这三重反抗尚未完成,三重构建尚未实现时,当文明这个复杂系统内部的三个子系统,经济、文化、政治都还没有成功实现自维持和彼此支撑时,新系统是不可能象旧系统一样稳定的。
而且,当新系统的自维持机制还在与旧系统的自维持机制继续拉扯时,如果旧系统的自维持机制成功赢取了哪怕暂时的胜利,人类文明就有可能从距新稳态一步之遥的地方,向旧稳态跌落下去。
从繁荣,向匮乏,跌落下去。
从美国式的生活,向中共国式的生活,跌落下去。
我们需要有这样的视野,我们需要能把从个人到国族的命运,放在文明演化、复杂系统模式转换的大局中看。
我们需要意识到经济、文化、政治的转型都从属于文明转型,是文明转型的一部分,是文明新稳态自维持机制的一部分。
就象一个想过上新生活的人,一个曾为伤害链附庸的底层生产者,农村打工妹,当她奔向一份新生活,她需要在经济上自食其力,文化上不对父权和夫权唯命是从,政治上则知道可以如何依靠现代城市法律法规,在农村宗族势力面前,捍卫自己的工作权和人身自由。
当一位“铁链女”想成为城市工薪族,想过上一份与传统农村底层女性完全不同的生活,她需要在个人生活中,实现经济、文化、政治的三重建构。
国家也好,民族也好,在尝试奔向新生活的时候,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和“铁链女”是一样的。
人们需要意识到,这才是真相。
是许多国家转型失败背后的真相,是许多向往自由的个体没能逃离伤害链社区的真实原因。
经济、文化、政治的建构,相辅相成。少了任何一个系统的转型成功,这个国家或民族或个体的转型都是不完整的,都是不稳定的。
没有钱,无法自给自足的孩子,就算逃离了观念老旧的父母也只能因生活所迫回去“啃老”。
没有更新观念的农村打工妹,就算能自食其力,也还是会回到故乡去任由父母兄弟安排自己的婚姻,为让娘家人赚彩礼,嫁给某个好逸恶劳的光棍。
而假如她既能养活自己又有不屈服的意志,如果她不幸生活在不能靠法律工具保护自己的政治环境里,就也只能凭一己之力和想把她禁锢到旧生活里的力量周旋。
只能活得战战兢兢而无法安居乐业。
在族群层面,在国家层面,我想,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研究过,在转型失败的国、族里,发生了什么。
但如果你能从文明演化这个角度去看,从复杂系统由旧稳态向新稳态切换时,在必须实现的三重建构中,有任意一种未能成功或是被推动转型者直接忽略的角度去分析,你会发现,事情原来就是这么简单。
当任意一个国家或民族,仅试图从政治角度推进转型,而对文化和经济的配合没有相应重视,它就会失败。
或者说,这种被政治家强力推动的单一建构式转型,会不够稳定,无法自维持,会在推动力消失时自行消亡。
会人亡政息。
例如在中共国,邓小平死了,在经济、文化、政治三个层面的建构里只实现了经济建构和部分文化建构的改开时代,就只能黯然落幕。
例如在不少亚非拉国家,由当地政治精英推动的政治改革也常在推动者下台后无疾而终。
另一方面,因接受了全新观念,渴望全新的生活,而站出来与本地腐败政治势力对抗的年轻人,又在用自己的鲜血,以飞蛾扑火式的热情,写下无数悲情故事——以此证明在这些社会的底部,向往新稳态的能量一直存在,生生不息。
真相就是,经济领域的争端,文化领域的乱象,和政客们的争辩,都从属于文明的冲突。
而结束这些纷争的唯一方式,就是完成这三重建构,完善需要这三重建构共同发生作用才能起效的自维持机制,将文明导入新稳态。 nevent1q…kmjp
Author Public Key
npub1aghv8tm84rch5a38zg967gcfhjpnvaelllu6uhjn62u4q8jr86zsj2up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