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皇汉武 on Nostr: #实名举报吴国光先生反党文章 ...
#实名举报吴国光先生反党文章
#国事光析:“中国式现代化”的障眼法
2024年8月8日 07:51
吴国光
资料照片:2023年11月5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场内的“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新机遇”标语。
资料照片:2023年11月5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场内的“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新机遇”标语。
编者按: 这是吴国光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只是前面加了一句话,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很明显,所谓“深化改革”,目的在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因此,如果明白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那么所谓“改革”的真义也就清楚了。
与一切极权主义政权一样,中共喜欢玩弄文字障眼法,也就是用有真有假、真假难分的文字游戏来一边宣示真意一边欺骗舆论。希特勒把他那一套叫作“国家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是假,但也不是全假,而“国家”掌控一切是真,且铁定全真——至于“社会主义”的真假,中文读者首先需要懂得“社会主义”的本来词义,而不是中共所讲的“社会主义”,这一点有机会再谈。习近平今天这一套,“改革”是假,但也不是全假,中国式现代化是真,但也不是全真。
这么复杂的玩法,真能闪了全世界的眼睛吗?我这里很想尝试辨析其中的真真假假,但今天只能谈谈“中国式现代化”的真假成份。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你们那样的现代化”
中国确乎是一个神奇的国家,什么事情似乎只要冠上“中国”二字就不再是那个事情的原意了。可以说,“中国”这个词如今在中文里成了一个否定性修饰词。邓小平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思就是中国要在社会主义旗号下搞资本主义。这样,作为资本主义对立面的“社会主义”就被“中国”给“特色”掉了。邓小平自己说:“社会主义特征是搞集体富裕,它不产生剥削阶级”(《邓小平年谱,1975-1997》,页580)。请问读者们: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这样的特征吗?
2018年11月14日,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中,人们参观关于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的内容。
2018年11月14日,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中,人们参观关于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的内容。
“中国式现代化”,其实也是邓小平在1979年12月最先提出来的。当时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访,向邓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问题,邓这样回答: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上书,页582)。邓的语意很清楚:中国式现代化就不是世界上通常所说的现代化。
邓小平那时候这么讲,着眼点在于发展水平。他感到中国要实现世界上通常所说的现代化的水平很难,于是给自己降低了标准。此后他多次强调这一点。1979年12月底,他对新加坡来宾说:我说所谓四个现代化,只能搞个“小康之家”,比如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上书,页586)。1980年5月,他又对英国前首相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不同于包括你们英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中国人口太多,要达到你们那样的现代化,人均年收入五千至七千美元,不现实。所以,我们提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上书,页631-632)。
四十五年后,中国人均GDP达到了一万二千美元以上,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接近高收入经济体门槛。常规说来,中国在此后几年有望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那时按国际标准是可以说实现了现代化的。偏偏在这个关头,习近平重提“中国式现代化”,并且以此为施政主调,那显然就不再是出于当年邓小平的那种考虑了。但是,用“中国式”来否定普世标准,玩得是同一个花样: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不是“你们那样的现代化”。
“中国式”就是中共永久垄断权力
根据习近平的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个“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怕重复,习近平接下来还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第一个也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如前所说,在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中,国家控制一切是铁定真切的。习近平就此绝对不甘落后,在他的“中国式现代化”中,中共垄断权力是第一要义,也是铁定真切的。就此而言,和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前真后假如出一辙,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现代化”是假,“中国式”是真。
2022年9月北京中共中央博物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肖像
2022年9月北京中共中央博物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肖像
很明显,习近平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用意主要不在于把中国的特定发展水平与现代化的一般要求区分开来,而在于担心、反对、并阻抗中国在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下走向民众具有自由、权利并可以决定谁来掌握国家权力的那样一种前景。
事实上,现代化会不会削弱、挑战、解构并摧毁中共的一党专制制度,自 1970年代末以来一直都是关于中国发展方向的中心辩论议题。从“第五个现代化”即政治制度现代化、民主化的提出在1979年被镇压,到1989年天安门屠杀,邓小平也是坚决维护中共一党专制,要求在这个前提下推动改革并走向现代化。1989年之后,中共在建立维稳体系和拥抱全球化这两手之间形成了某种平衡,一度自以为找到了同时保持政治高压与促进经济繁荣的妙方。
但是,到习近平上台前夕,随着民营经济的壮大、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对外关联的深化,中共内部对于这种现代化模式的担心加大了。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这样说:“十年前,我们面对的形势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当时,党内和社会上不少人对党和国家前途忧心忡忡”。他们忧心的,首先是这些矛盾和问题“影响党长期执政”。于是乎,习近平重新定义邓小平的“中国式现代化”,有了他上台这十来年的一系列施政举措。
有意思的是,中共几年来连篇累牍宣扬“中国式现代化”,各类文宣洋洋洒洒上亿万字,鲜少提及什么是现代化,总在讲什么是“中国式”。 “中国式”就是中共永久垄断权力,那为什么还要提“现代化”呢?这就只能下回分解了。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 #社会 #经济 #极权 #独裁 #民主
#国事光析:“中国式现代化”的障眼法
2024年8月8日 07:51
吴国光
资料照片:2023年11月5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场内的“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新机遇”标语。
资料照片:2023年11月5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场内的“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新机遇”标语。
编者按: 这是吴国光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只是前面加了一句话,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很明显,所谓“深化改革”,目的在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因此,如果明白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那么所谓“改革”的真义也就清楚了。
与一切极权主义政权一样,中共喜欢玩弄文字障眼法,也就是用有真有假、真假难分的文字游戏来一边宣示真意一边欺骗舆论。希特勒把他那一套叫作“国家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是假,但也不是全假,而“国家”掌控一切是真,且铁定全真——至于“社会主义”的真假,中文读者首先需要懂得“社会主义”的本来词义,而不是中共所讲的“社会主义”,这一点有机会再谈。习近平今天这一套,“改革”是假,但也不是全假,中国式现代化是真,但也不是全真。
这么复杂的玩法,真能闪了全世界的眼睛吗?我这里很想尝试辨析其中的真真假假,但今天只能谈谈“中国式现代化”的真假成份。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你们那样的现代化”
中国确乎是一个神奇的国家,什么事情似乎只要冠上“中国”二字就不再是那个事情的原意了。可以说,“中国”这个词如今在中文里成了一个否定性修饰词。邓小平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思就是中国要在社会主义旗号下搞资本主义。这样,作为资本主义对立面的“社会主义”就被“中国”给“特色”掉了。邓小平自己说:“社会主义特征是搞集体富裕,它不产生剥削阶级”(《邓小平年谱,1975-1997》,页580)。请问读者们: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这样的特征吗?
2018年11月14日,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中,人们参观关于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的内容。
2018年11月14日,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中,人们参观关于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的内容。
“中国式现代化”,其实也是邓小平在1979年12月最先提出来的。当时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访,向邓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问题,邓这样回答: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上书,页582)。邓的语意很清楚:中国式现代化就不是世界上通常所说的现代化。
邓小平那时候这么讲,着眼点在于发展水平。他感到中国要实现世界上通常所说的现代化的水平很难,于是给自己降低了标准。此后他多次强调这一点。1979年12月底,他对新加坡来宾说:我说所谓四个现代化,只能搞个“小康之家”,比如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上书,页586)。1980年5月,他又对英国前首相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不同于包括你们英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中国人口太多,要达到你们那样的现代化,人均年收入五千至七千美元,不现实。所以,我们提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上书,页631-632)。
四十五年后,中国人均GDP达到了一万二千美元以上,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接近高收入经济体门槛。常规说来,中国在此后几年有望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那时按国际标准是可以说实现了现代化的。偏偏在这个关头,习近平重提“中国式现代化”,并且以此为施政主调,那显然就不再是出于当年邓小平的那种考虑了。但是,用“中国式”来否定普世标准,玩得是同一个花样: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不是“你们那样的现代化”。
“中国式”就是中共永久垄断权力
根据习近平的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个“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怕重复,习近平接下来还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第一个也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如前所说,在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中,国家控制一切是铁定真切的。习近平就此绝对不甘落后,在他的“中国式现代化”中,中共垄断权力是第一要义,也是铁定真切的。就此而言,和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前真后假如出一辙,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现代化”是假,“中国式”是真。
2022年9月北京中共中央博物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肖像
2022年9月北京中共中央博物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肖像
很明显,习近平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用意主要不在于把中国的特定发展水平与现代化的一般要求区分开来,而在于担心、反对、并阻抗中国在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下走向民众具有自由、权利并可以决定谁来掌握国家权力的那样一种前景。
事实上,现代化会不会削弱、挑战、解构并摧毁中共的一党专制制度,自 1970年代末以来一直都是关于中国发展方向的中心辩论议题。从“第五个现代化”即政治制度现代化、民主化的提出在1979年被镇压,到1989年天安门屠杀,邓小平也是坚决维护中共一党专制,要求在这个前提下推动改革并走向现代化。1989年之后,中共在建立维稳体系和拥抱全球化这两手之间形成了某种平衡,一度自以为找到了同时保持政治高压与促进经济繁荣的妙方。
但是,到习近平上台前夕,随着民营经济的壮大、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对外关联的深化,中共内部对于这种现代化模式的担心加大了。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这样说:“十年前,我们面对的形势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当时,党内和社会上不少人对党和国家前途忧心忡忡”。他们忧心的,首先是这些矛盾和问题“影响党长期执政”。于是乎,习近平重新定义邓小平的“中国式现代化”,有了他上台这十来年的一系列施政举措。
有意思的是,中共几年来连篇累牍宣扬“中国式现代化”,各类文宣洋洋洒洒上亿万字,鲜少提及什么是现代化,总在讲什么是“中国式”。 “中国式”就是中共永久垄断权力,那为什么还要提“现代化”呢?这就只能下回分解了。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 #社会 #经济 #极权 #独裁 #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