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a on Nostr: ...
《文城》是一座已然到了、但似乎永远也到不了的城,不管是在作为起点的北方老家、艰难路途,还是南方暴风雪后的目的地,都是贫瘠的,寸草不生的。只有阿强和小美虚构出来的那个文城是丰沛的,氤氲的,怀着爱意的,就连主人公林祥福对女儿超脱的爱,似乎也是建立在关于文城的谎言中,他确信那里住着他女儿的母亲,找到她,生命将会再次变得完整。
我在叙述这一点的时候,惊人地发现,跳出小说语言的“土”,这个设定折射出一种轻盈,反而是我在诸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之中尚未发掘的。小说中林祥福的尸骨运回北方,在途中歇息,灵柩正好在小美和阿强的坟墓边停留。《新京报》那篇评论给出了较为正面的评价,说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另一版本。我觉得这一幕是美的,是可以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的,就连对这本小说不买账的人,也罕见想起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坟前化蝶。
我重新翻了《活着》,余华在序言一开始就表达,他是为了他的内心而写作,但是小说末尾所附的大量评论还是说,“这是一部描绘二十世纪惨淡生活的作品”、“是二十世纪中国的全貌”、“二十世纪中国史”,所以是否可以承认,很多人看这部小说,这部文学作品,仅仅是以“真实”来判断和衡量的。也就是说,你面对《活着》,你点评不出一句“土”,也不敢这样点评。你甚至无法用“审美”的眼光打量它,那样会显得异乎寻常的轻佻,冒犯了中国人的感情。#昨日书
https://matters.town/@Terminus/515820-一座并不存在的南方小城-bafybeiftn3tdgnexw3qkrgzmgxatsi7j6jjd4l7i523igdewr676jk5uei
我在叙述这一点的时候,惊人地发现,跳出小说语言的“土”,这个设定折射出一种轻盈,反而是我在诸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之中尚未发掘的。小说中林祥福的尸骨运回北方,在途中歇息,灵柩正好在小美和阿强的坟墓边停留。《新京报》那篇评论给出了较为正面的评价,说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另一版本。我觉得这一幕是美的,是可以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的,就连对这本小说不买账的人,也罕见想起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坟前化蝶。
我重新翻了《活着》,余华在序言一开始就表达,他是为了他的内心而写作,但是小说末尾所附的大量评论还是说,“这是一部描绘二十世纪惨淡生活的作品”、“是二十世纪中国的全貌”、“二十世纪中国史”,所以是否可以承认,很多人看这部小说,这部文学作品,仅仅是以“真实”来判断和衡量的。也就是说,你面对《活着》,你点评不出一句“土”,也不敢这样点评。你甚至无法用“审美”的眼光打量它,那样会显得异乎寻常的轻佻,冒犯了中国人的感情。#昨日书
https://matters.town/@Terminus/515820-一座并不存在的南方小城-bafybeiftn3tdgnexw3qkrgzmgxatsi7j6jjd4l7i523igdewr676jk5u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