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各无待,唯人顾纷罗。备物以养己,更用干与戈。 on Nostr: ...
当我长大成人、有能力看穿混蛋大人们的谎言之后,我就非常仇恨一种特别不要脸、而又是特别常见的谎言,那就是:
——把“家庭资源充沛”+“父母乐于为孩子付出钱和精力”的优越养育环境,所导致的,孩子的一些身心特征,例如“情绪稳定”or“有自制力”,描述为,道德上的优越性;并且将孩子未来的“成功”归因于它们(然而,孩子的成功,起最大作用的仍然是家庭资源层面。)
那个臭名昭著的“棉花糖试验”(愿意等待一段时间的孩子可以多拿到糖)正是如此。那些愿意等待的孩子,有可能是家境优越、不缺糖吃;而不能等待的孩子,则更有可能是,很少能吃到糖(家里穷或者父母不疼爱),所以见到糖就赶紧往嘴里塞。
然而,做试验的混蛋“专家”,却把前者更“成功”的现象,解释为“有自制力”(而不是,前者的家庭更有资源,也更能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助力)。穷孩子在遭受生存资源不平等的同时,在道德上,还要被“专家”们口胡一遍。
我又想到以前我看过的一篇文。有个混蛋老师说,据它观察的结果,“好班”的“好学生”校服都比较干净;“差班”的“差学生”校服大多比较脏。它于是得出结论:好孩子更爱清洁、爱劳动。
然而这是放屁,而是还是放狗屁。
真相更可能是:校服干净的“好学生”,在家十指不沾阳春水,校服脱下来就有保姆阿姨给洗;校服脏兮兮的“差学生”,则在课后帮穷爹妈卖菜到很晚,哪还有时间精力去洗校服。
等他们长大了,家里有保姆的富娃,继承家族产业;帮爹妈卖菜的穷娃,继续卖菜受穷。
然后,混蛋大人们说:看吧,爱清洁爱劳动的好孩子,果然更容易事业成功。
——把“家庭资源充沛”+“父母乐于为孩子付出钱和精力”的优越养育环境,所导致的,孩子的一些身心特征,例如“情绪稳定”or“有自制力”,描述为,道德上的优越性;并且将孩子未来的“成功”归因于它们(然而,孩子的成功,起最大作用的仍然是家庭资源层面。)
那个臭名昭著的“棉花糖试验”(愿意等待一段时间的孩子可以多拿到糖)正是如此。那些愿意等待的孩子,有可能是家境优越、不缺糖吃;而不能等待的孩子,则更有可能是,很少能吃到糖(家里穷或者父母不疼爱),所以见到糖就赶紧往嘴里塞。
然而,做试验的混蛋“专家”,却把前者更“成功”的现象,解释为“有自制力”(而不是,前者的家庭更有资源,也更能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助力)。穷孩子在遭受生存资源不平等的同时,在道德上,还要被“专家”们口胡一遍。
我又想到以前我看过的一篇文。有个混蛋老师说,据它观察的结果,“好班”的“好学生”校服都比较干净;“差班”的“差学生”校服大多比较脏。它于是得出结论:好孩子更爱清洁、爱劳动。
然而这是放屁,而是还是放狗屁。
真相更可能是:校服干净的“好学生”,在家十指不沾阳春水,校服脱下来就有保姆阿姨给洗;校服脏兮兮的“差学生”,则在课后帮穷爹妈卖菜到很晚,哪还有时间精力去洗校服。
等他们长大了,家里有保姆的富娃,继承家族产业;帮爹妈卖菜的穷娃,继续卖菜受穷。
然后,混蛋大人们说:看吧,爱清洁爱劳动的好孩子,果然更容易事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