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连一盒巧克力都不送,是不是玩不起? on Nostr: ...
两部电影暴露的都是男性视角叙事中“叛逆”的保守性,而这是中文文艺创作者——无论男女——都容易犯的毛病。哪怕没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可能多半也听过了《大象席地而坐》的概念:在某个地方有一座动物园,里面有一只关在笼子里,每天静坐的大象,片中角色们产生了要去看它的强烈愿望。
这其中的寓意并不比笼中鸟更深刻(我看之前以为这个寓言会更深入,会出人意料一些,结果完全没有),但概念的单纯并不是问题,品味和细节有时可以让单纯概念拥有“复杂性”难以抗衡的纯粹力量,比如布列松《死囚越狱》。但《大象》不仅单纯,而且空洞。三个主角和他们的故事,分别是:
一个流氓睡了好友老婆,导致好友自杀,他痛苦,想说服和他未确定关系的白月光,和他一起去看笼中的大象。
一个中学生面临家庭暴力和校园霸凌,他痛苦,想说服和他未确定关系的白月光(同样是中学生),和他一起去看笼中的大象。
一个退休老头与儿子儿媳不合,他痛苦,在被送到养老院之前,要偷偷带着唯一对他抱有真心的孙女一起去看笼中的大象。
还有更多的生活细节,但光是列举主线,本片的问题就非常明显了。一个男性无法自我突围的时候,他唯一的希望就成了“拯救女性”,并且教育她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这呈现出导演艺术表达手段的极度封闭性。哪怕从男性角度审美来说,你至少得把其中一个白月光换成母亲才足够“对位”吧,母亲情人女儿,但本片竟然连这点意识多样性都做不到,完全成了一部长达四个小时的文艺男青年狭窄自我的投射。
一个让我简直把眼球瞪穿眼镜片的细节:流氓在试图说服白月光的时候,对她说,“你就知道追求中产生活”。我记忆中的具体句子构成可能有误差,但导演竟然觉得这是可以说出来的好台词。如果选择一种慷慨的观察角度,我可以认为这句台词是在讽喻流氓本人,但是纵观全片走向,这种善意解读站不住脚。
从许多细节中,可以看出导演明显意识到了男权社会结构性问题的,但他绝不再往前走一步,看都不敢多看一眼,而是沉湎于通过幻想教化女性来证明自己内心微光。这是一种艺术表达上的绝路,和许多男反贼本质保守性是一脉相承的。
这恰恰也是让我对批评本片感到不自在的原因。他在艺术和生活上都走了绝路。
回到和《周处除三害》的本质联系。
一个幻想自己有粗胳膊,一手杀人一手拯救风尘女子,并且非常张扬地快快乐乐表达自己的幻想。
另一个,也承认有粗胳膊挺爽的,可能这个世界确实还是粗胳膊一家独大的,但觉得要去锻炼出一条粗胳膊,太累太不文艺了,有点掉价,还是就这样吧。
这其中的寓意并不比笼中鸟更深刻(我看之前以为这个寓言会更深入,会出人意料一些,结果完全没有),但概念的单纯并不是问题,品味和细节有时可以让单纯概念拥有“复杂性”难以抗衡的纯粹力量,比如布列松《死囚越狱》。但《大象》不仅单纯,而且空洞。三个主角和他们的故事,分别是:
一个流氓睡了好友老婆,导致好友自杀,他痛苦,想说服和他未确定关系的白月光,和他一起去看笼中的大象。
一个中学生面临家庭暴力和校园霸凌,他痛苦,想说服和他未确定关系的白月光(同样是中学生),和他一起去看笼中的大象。
一个退休老头与儿子儿媳不合,他痛苦,在被送到养老院之前,要偷偷带着唯一对他抱有真心的孙女一起去看笼中的大象。
还有更多的生活细节,但光是列举主线,本片的问题就非常明显了。一个男性无法自我突围的时候,他唯一的希望就成了“拯救女性”,并且教育她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这呈现出导演艺术表达手段的极度封闭性。哪怕从男性角度审美来说,你至少得把其中一个白月光换成母亲才足够“对位”吧,母亲情人女儿,但本片竟然连这点意识多样性都做不到,完全成了一部长达四个小时的文艺男青年狭窄自我的投射。
一个让我简直把眼球瞪穿眼镜片的细节:流氓在试图说服白月光的时候,对她说,“你就知道追求中产生活”。我记忆中的具体句子构成可能有误差,但导演竟然觉得这是可以说出来的好台词。如果选择一种慷慨的观察角度,我可以认为这句台词是在讽喻流氓本人,但是纵观全片走向,这种善意解读站不住脚。
从许多细节中,可以看出导演明显意识到了男权社会结构性问题的,但他绝不再往前走一步,看都不敢多看一眼,而是沉湎于通过幻想教化女性来证明自己内心微光。这是一种艺术表达上的绝路,和许多男反贼本质保守性是一脉相承的。
这恰恰也是让我对批评本片感到不自在的原因。他在艺术和生活上都走了绝路。
回到和《周处除三害》的本质联系。
一个幻想自己有粗胳膊,一手杀人一手拯救风尘女子,并且非常张扬地快快乐乐表达自己的幻想。
另一个,也承认有粗胳膊挺爽的,可能这个世界确实还是粗胳膊一家独大的,但觉得要去锻炼出一条粗胳膊,太累太不文艺了,有点掉价,还是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