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小和 on Nostr: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放在论语的第一行,令后人大伤脑筋,因为孔子在这里突然提到了“君子”的概念,然后有问题意识的人必然要追问,什么是君子?
在概念没有明确界定的前提下,人的判断就会进入纠缠。不过这里提到的“不愠”,是一个古典的道德诉求,一个有心灵风景的人,应该总是保持某种节制的美德。人类社会总体上看,就是一部人性如何节制的伦理历史。
圣经有云,“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一个人无论处在怎样的观念习惯背景下,如果失去了节制的美德,将会彻底失去人生的秩序感和意义感。但圣经传统下的忍耐,存在前后稳定的语境。当人们讨论患难的时候,人们在讨论为真理而患难,真理在前,患难在后。真理就是上帝话语。当人们讨论盼望的时候,人类依然是在讨论因为真理而盼望。真理在前,盼望在后。真理是圣经传统之下的人们存在的起点和终点。正如英国诗人T.S.艾略特的诗句: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在我的结束是我的开始。
孔子语境下的真理是什么呢,显然是孔子向往的天道。天道的内容是什么呢,孔子并不知道,或者说孔子早已忘记。这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遗忘综合症,导致孔子的道德诉求失去了前提,同时也失去了结果;失去了开始,也失去了结束;失去了起点,也失去了终点。
在逻辑的意义上,当一种思想失去起点和终点,这种思想就只能是一句牢骚之语,一种此时此刻的无意义的感慨。
事实上,孔子腹有诗书,一辈子周游列国,渴望被人知,但现实残酷,只好以君子风范劝自己不愤怒,这构成了人性意义上的掩饰,同时也构成了人不追求真理的短视,并且把自己当成了准则,当成了逻辑,当成了美德典范。
君子概念,应该就是中国人心灵史意义上的美德典范。
后来的儒学大家不断解释孔子的思想。朱熹解释说,学在己,知不知在人。朱熹的境界也偏低,一个做学问的人,终极目的应该是敬畏真理,荣耀上帝,而不是获得他人的赏识。如果他人的赏识始终没有出现,难道一个思想家就放弃思考吗?
所以我们必须要重申一个重大的学习现象:一个人的学习,必须是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是获得他人理解。真正的思想家一定是孤独的,甚至一定会被人类社会所误读。圣经有言,“不要得人的荣耀,荣耀归给上帝”,这其实是给人类的学习预设无限空间,提供第一推动力,从而避免浅尝辄止,避免思想的肤浅,避免知识的苍白。
当我们的辨析来到这里,我不得不承认,同为轴心时代的思想谱系,孔子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差距太明显了,可惜中国人多年以来看不见差距,即使看见了,也不承认,反而以特色为理由坚守自己的缺点。
在概念没有明确界定的前提下,人的判断就会进入纠缠。不过这里提到的“不愠”,是一个古典的道德诉求,一个有心灵风景的人,应该总是保持某种节制的美德。人类社会总体上看,就是一部人性如何节制的伦理历史。
圣经有云,“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一个人无论处在怎样的观念习惯背景下,如果失去了节制的美德,将会彻底失去人生的秩序感和意义感。但圣经传统下的忍耐,存在前后稳定的语境。当人们讨论患难的时候,人们在讨论为真理而患难,真理在前,患难在后。真理就是上帝话语。当人们讨论盼望的时候,人类依然是在讨论因为真理而盼望。真理在前,盼望在后。真理是圣经传统之下的人们存在的起点和终点。正如英国诗人T.S.艾略特的诗句: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在我的结束是我的开始。
孔子语境下的真理是什么呢,显然是孔子向往的天道。天道的内容是什么呢,孔子并不知道,或者说孔子早已忘记。这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遗忘综合症,导致孔子的道德诉求失去了前提,同时也失去了结果;失去了开始,也失去了结束;失去了起点,也失去了终点。
在逻辑的意义上,当一种思想失去起点和终点,这种思想就只能是一句牢骚之语,一种此时此刻的无意义的感慨。
事实上,孔子腹有诗书,一辈子周游列国,渴望被人知,但现实残酷,只好以君子风范劝自己不愤怒,这构成了人性意义上的掩饰,同时也构成了人不追求真理的短视,并且把自己当成了准则,当成了逻辑,当成了美德典范。
君子概念,应该就是中国人心灵史意义上的美德典范。
后来的儒学大家不断解释孔子的思想。朱熹解释说,学在己,知不知在人。朱熹的境界也偏低,一个做学问的人,终极目的应该是敬畏真理,荣耀上帝,而不是获得他人的赏识。如果他人的赏识始终没有出现,难道一个思想家就放弃思考吗?
所以我们必须要重申一个重大的学习现象:一个人的学习,必须是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是获得他人理解。真正的思想家一定是孤独的,甚至一定会被人类社会所误读。圣经有言,“不要得人的荣耀,荣耀归给上帝”,这其实是给人类的学习预设无限空间,提供第一推动力,从而避免浅尝辄止,避免思想的肤浅,避免知识的苍白。
当我们的辨析来到这里,我不得不承认,同为轴心时代的思想谱系,孔子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差距太明显了,可惜中国人多年以来看不见差距,即使看见了,也不承认,反而以特色为理由坚守自己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