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阴暗面 on Nostr: ...
出大事了!中国青年失业率已超过46%创新高,中国家电巨头海信裁员3万人,工行裁员1万,银行行长沦落街头发传单!长城汽车年减5000人,硕士毕业即失业,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挤爆,中国经济会崩盘吗?
2024年12月10日
#失业潮 #中国经济 #民生
财新最新调查:中国青年失业率突破46%,远超官方公布20%,已与欧债危机时期的西班牙、葡萄牙比肩。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经济学教科书告诉我们:一个健康的经济体,失业率应该维持在3-4%。而46%代表近一半年轻人找不到工作,这比战争时期还可怕!因为战争尚有结束之日,但经济崩溃将祸害几代人!
惊人数据曝光:
【制造业】国企巨头海信突然宣布裁员3万,从11万砍到8万!应届生入职半年被迫离职,企业三季度利润暴跌16.29%。这还是靠政府补贴保住的数字!
【金融业】41家A股上市银行半年裁员4万!工商银行一家狂裁1.06万人!更讽刺的是,月薪数万的银行行长沦落街头发传单,像传销一样招揽存款。银行员工薪酬总额蒸发7个亿!
【汽车业】长城汽车1年半暴力裁员5465人,玩「调岗降薪」套路。技术岗被调去看仓库,工资腰斩到3000。不接受就说旷工开除!背后是国资企业的无耻嘴脸!
最令人心酸的是教育内卷的代际悲剧:
爷爷中专➡️铁饭碗
爸爸专科➡️事业编
我们本科➡️打工人
儿子硕士➡️啃老族
失业人的血泪四部曲:
第一步:考研考公考编,耗尽自信
第二步:创业开店网红梦,亏光积蓄
第三步:送外卖跑快递,掏空身体
第四步:保安保洁保姆,尊严全无
更令人绝望的是,网约车行业两年新增286万人,外卖员月入过万变成笑话。 50单收入400元,送错2单被罚1000,这哪是打工?这是在玩命!
当人民在水深火热之时,官老爷们还在唱赞歌,喊着「就业向好」、「内循环」、「双循环」。这哪是真相?这分明是在欺骗人民,掩盖经济危机!
本期深度揭秘:
1. 为什么中国三大支柱产业集体崩塌?
2. 46%的失业率背后藏着什么惊天大秘密?
3. 普通人如何在这场经济寒冬中保全自己?
4. 中国经济还能撑多久?
0:00
最近啊我看了看财新统计的数据
0:03
真是吓得我一身冷汗
0:05
中国的青年失业率已经突破46%了
0:09
这可不是官老爷报的那个20%的数据
0:13
而是真实得让人心慌的46%
0:17
要知道
0:18
这个数字已经追上了当年欧债危机时期的西班牙、葡萄牙
0:23
那些水深火热的国家了
0:26
我给大家算个经济学常识啊
0:29
一个正常运作的国家
0:31
失业率应在3%-4%之间
0:35
这叫充分就业
0:37
你要是低于3% 表示缺人工作
0:40
产能不够
0:41
高于4%呢就表示经济不行了
0:45
养不起这么多人
0:47
那现在倒好都46%了这是什么概念?
0:51
我给你打个比方
0:53
就是差不多每两个年轻人里
0:55
就有一个找不到工作
0:57
这比战争年代还可怕
0:59
因为战争好歹还有个结束的时候
1:02
而这种经济崩溃带来的伤害
1:05
那可是要祸害好几代的
1:08
现在网路上流传一个段子说得特别扎心
1:11
爷爷那会儿啊
1:12
混个中专就能吃上铁饭碗
1:15
到了爸爸这辈儿
1:16
专科毕业勉强能混个事业编
1:19
轮到我们这代人呢
1:21
本科毕业还要看运气
1:24
等到下一代硕士毕业都不好使了
1:27
只能啃老
1:28
你说这教育内卷得跟爬楼梯似的
1:32
越爬越高
1:33
但楼顶上那个饭碗却越来越少了
1:37
更可怕的是现在失业族群的生存轨迹
1:40
都快成套路了
1:42
我给大家总结个"失业人四部曲"
1:45
先是拼命考研考公考编
1:47
把自信心耗得一干二净
1:50
然后呢想着创业当老板
1:52
开个小店搞自媒体
1:54
结果把积蓄全部打水漂
1:57
再后来没办法了
1:59
只能去送外送跑快递开滴滴
2:01
把身体给掏空了
2:03
最后实在扛不住了去当保全保母
2:07
连最后一点尊严都保不住了
2:10
要说这些数据都是我胡编的?
2:13
那咱们就来看看最新的新闻
2:16
就在这个月中国的民族品牌海信
2:19
号称"全国十大国企典型"的那个海信
2:23
突然爆出要裁员3万人
2:25
从11万人砍到8万人
2:28
这裁员力道比当年阿里、京东加起来都狠
2:33
有趣的是啊官老爷说这事儿的时候
2:36
语气轻描淡写的
2:38
说什么"优化人员架构"、"提升营运效率"
2:42
可实际上呢?
2:43
有2024届的应届生进去才半年
2:46
就被迫签了离职协议
2:49
你说这叫什么事?
2:51
更讽刺的是
2:52
2020年的时候海信就爆出要裁员万人
2:57
结果当时海信赶紧出来澄清
3:00
说什么"高阶主管带头降薪"、"末位淘汰"
3:04
这不就是变法儿地裁员吗?
3:06
现在干脆撕破脸了直接砍掉30%的人
3:11
你们猜怎么着?
3:12
作为"全国十大国企典型"
3:15
海信今年第三季的业绩报告显示
3:17
营收219亿年减0.08%
3:22
净利才7.8亿年减16.29%
3:27
这还是靠着政府补贴才勉强保住的数字啊
3:31
要知道就这么烂成这样的企业
3:34
在官老爷嘴里还是"龙头企业"呢
3:38
这不就是中国现在的真实写照吗?
3:41
表面上光鲜亮丽
3:43
天天喊着"内循环"、"双循环"
3:46
可实际上呢?
3:47
连最基本的就业问题都解决不了
3:51
年轻人找不到工作
3:53
有工作的人担心被裁员
3:55
已经被裁的人找不到出路
3:58
这样的经济你说它能好起来吗?
4:02
说完制造业咱们再来看看金融业
4:05
要知道在中国人眼里
4:08
银行一直是香饽饽中的香饽饽
4:10
那可是正儿八经的"金饭碗"啊
4:13
可现在呢?
4:14
这金饭碗也开始破了
4:17
来看看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
4:19
41家A股上市银行减员4万多人
4:24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优化人员
4:26
而是实打实的大裁员
4:29
工商银行一家就裁了1.06万人
4:33
农行裁了4980人
4:35
建行裁了4790人邮储银行裁了4224人
4:41
你们发现没有?
4:43
这些可都是中国的"五大行"啊
4:45
号称永远不倒的金融巨头
4:48
更有意思的是
4:49
现在的银行行长们也跟着遭殃了
4:53
有个股份制银行的内部员工爆料说"所有人都要出去跑业务
4:58
包括行长
4:59
"你们想像一下这画面
5:01
一个月薪水几万的银行行长
5:04
站在马路边发传单这是什么世道?
5:07
银行员工现在每天的日常是什么?
5:10
早会开完就得往外跑拿着传单到处发
5:14
见人就问"存款理财了解一下?
5:17
"北京有个市民爆料说
5:20
她在地铁站碰到一个人
5:22
小心翼翼地递给她一张传单
5:25
还刻意压低声音说"存款、理财了解一下
5:29
"这不就跟传销似的吗?
5:32
而且你们猜怎么着?
5:34
银行还帮这些发传单的员工定KPI呢
5:37
每天必须拍照报告战果
5:39
发了多少传单、加了多少个客户微信、拉了多少新开卡用户
5:46
这些KPI完不成薪水就泡汤了
5:50
有的分行甚至不让客户经理在分行办公了
5:54
直接赶到乡下拓展业务
5:57
为啥银行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6:00
还不是因为它们的收入在狂跌
6:03
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
6:05
42家银行的员工薪资总额比去年少了将近7亿
6:10
超过七成的银行员工薪水都缩水了
6:14
曾经的金饭碗
6:15
现在也变成铁饭碗、土饭碗、泥饭碗
6:20
专家说了
6:21
中国现在已经步入了通货紧缩螺旋
6:25
这是什么意思呢?
6:26
就是老百姓不敢花钱了
6:28
钱都死死攥在手里
6:31
你想啊房子买不起股市不敢投
6:35
理财产品收益率低得可怜
6:37
通货膨胀又在吞噬着手里的钱
6:40
老百姓能不囤钱吗?
6:43
最可笑的是当权者现在想振兴经济
6:46
就得靠金融业来刺激GDP、抑制通货紧缩、提升消费
6:52
但他们又在疯狂加强金融监管
6:55
一会儿查这个
6:56
一会儿罚那个
6:58
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7:01
有人说银行业就是经济的晴雨表
7:05
现在这个晴雨表都开始报警了
7:07
你说中国经济能不能好?
7:10
前段时间不是说要搞"金融工作会议"吗?
7:13
结果呢?
7:14
又是一堆口号又是一堆废话
7:17
就是不解决实际问题
7:20
这群官老爷真是只会喊口号
7:22
不会做实事
7:24
最后咱们来说说汽车产业
7:27
记得前几年
7:28
政府还在吹嘘什么"新四化"
7:31
说什么电动化、智慧化要引领全球
7:35
可现在呢?
7:36
咱们看看长城汽车的遭遇就知道了
7:40
长城汽车
7:41
号称是咱们最大的"集体所有制"汽车制造企业
7:45
背后还有国资参股
7:47
这样的"国家队"现在也扛不住了
7:50
一年半的时间裁掉了5465人
7:54
去年到今年上半年
7:56
公司员工从8.7万人降到了8.1万人
8:01
你说这"新四化"喊得震天响
8:03
怎么人越喊越少呢?
8:06
而且啊长城汽车裁员的手段可不光彩
8:10
根据前员工爆料
8:12
公司玩的是"恶意裁员"那一套
8:14
先把你调到不相干的岗位
8:17
例如把技术人员调去当仓管
8:20
工资一下子就从万把块降到三千
8:24
你要是不乐意去就说你"旷工"
8:26
直接开除
8:28
这不是明摆着逼你走吗?
8:31
有个处理过劳力纠纷的律师说了
8:34
这种行为明显侵害劳工权益
8:37
但在当前"裁员降本"的大环境下
8:40
这种不赔偿就解除劳动契约的行为已经成了"新常态"
8:46
说穿了
8:47
就是企业利用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款的漏洞
8:51
来合法地坑害员工
8:53
更讽刺的是
8:54
就这样一个裁员、亏损的企业
8:57
居然还有脸去起诉自媒体部落客
9:01
因为有人说他们几句不好听的
9:04
就要索赔2500万
9:06
这不是典型的"欺软怕硬"吗?
9:08
对员工重拳出击对舆论就想用钱摆平
9:13
那些被裁的人都去哪了呢?
9:15
大部分都涌入了所谓的"灵活就业"市场
9:19
但这个市场现在也是一片哀鸿
9:23
就拿叫车来说短短两年半时间
9:26
中国取得驾驶证的人暴增了286.1万
9:30
增幅高达112.4%
9:34
可订单量呢?
9:35
基本没成长
9:37
这种情况下
9:38
长沙、三亚、济南等城市纷纷发出风险预警
9:43
甚至直接暂停叫车运输证的办理
9:47
这说明什么?
9:48
说明连这个兜底的行业都快兜不住了
9:52
外送业的情况更惨
9:54
北京有个28岁的新手外送员
9:57
在四环这样的黄金地段
10:00
一天也能接30单左右
10:03
征才广告上说的"月入一万八"就是个笑话
10:06
实际到手最多八千
10:09
还有人拼死拼活在大雨中跑了50多单
10:12
赚了400多块
10:14
结果因为送错了2单
10:16
被平台罚了1000块还要强制下线7天
10:21
这不是赚钱这是在玩命啊
10:24
看到这儿
10:25
大家就明白为啥财新统计的青年失业率会达到46%了吧?
10:30
因为就业市场已经"内卷"到了极致
10:34
制造业在裁员金融业在裁员
10:37
弹性就业也饱和了
10:39
年轻人除了考公考编还能干啥?
10:43
但最可悲的是
10:44
现在的官老爷还在那里喊口号
10:47
说什么"就业情势向好"、"结构性改善明显"
10:51
我就想问你们住在火星上吗?
10:55
这么严重的就业危机你们看不见?
10:58
还是不想看见?
11:00
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真理越辩越明
11:04
谎言越说越大
11:05
"现在的中国经济
11:07
就像一个被吹得太大的气球
11:10
表面上看起来很漂亮
11:12
但谁都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砰"的一声炸掉
11:17
所以啊官老爷们与其在那里喊口号
11:20
不如想想怎么解决实际问题
11:23
毕竟民生为重就业为本这才是根本
2024年12月10日
#失业潮 #中国经济 #民生
财新最新调查:中国青年失业率突破46%,远超官方公布20%,已与欧债危机时期的西班牙、葡萄牙比肩。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经济学教科书告诉我们:一个健康的经济体,失业率应该维持在3-4%。而46%代表近一半年轻人找不到工作,这比战争时期还可怕!因为战争尚有结束之日,但经济崩溃将祸害几代人!
惊人数据曝光:
【制造业】国企巨头海信突然宣布裁员3万,从11万砍到8万!应届生入职半年被迫离职,企业三季度利润暴跌16.29%。这还是靠政府补贴保住的数字!
【金融业】41家A股上市银行半年裁员4万!工商银行一家狂裁1.06万人!更讽刺的是,月薪数万的银行行长沦落街头发传单,像传销一样招揽存款。银行员工薪酬总额蒸发7个亿!
【汽车业】长城汽车1年半暴力裁员5465人,玩「调岗降薪」套路。技术岗被调去看仓库,工资腰斩到3000。不接受就说旷工开除!背后是国资企业的无耻嘴脸!
最令人心酸的是教育内卷的代际悲剧:
爷爷中专➡️铁饭碗
爸爸专科➡️事业编
我们本科➡️打工人
儿子硕士➡️啃老族
失业人的血泪四部曲:
第一步:考研考公考编,耗尽自信
第二步:创业开店网红梦,亏光积蓄
第三步:送外卖跑快递,掏空身体
第四步:保安保洁保姆,尊严全无
更令人绝望的是,网约车行业两年新增286万人,外卖员月入过万变成笑话。 50单收入400元,送错2单被罚1000,这哪是打工?这是在玩命!
当人民在水深火热之时,官老爷们还在唱赞歌,喊着「就业向好」、「内循环」、「双循环」。这哪是真相?这分明是在欺骗人民,掩盖经济危机!
本期深度揭秘:
1. 为什么中国三大支柱产业集体崩塌?
2. 46%的失业率背后藏着什么惊天大秘密?
3. 普通人如何在这场经济寒冬中保全自己?
4. 中国经济还能撑多久?
0:00
最近啊我看了看财新统计的数据
0:03
真是吓得我一身冷汗
0:05
中国的青年失业率已经突破46%了
0:09
这可不是官老爷报的那个20%的数据
0:13
而是真实得让人心慌的46%
0:17
要知道
0:18
这个数字已经追上了当年欧债危机时期的西班牙、葡萄牙
0:23
那些水深火热的国家了
0:26
我给大家算个经济学常识啊
0:29
一个正常运作的国家
0:31
失业率应在3%-4%之间
0:35
这叫充分就业
0:37
你要是低于3% 表示缺人工作
0:40
产能不够
0:41
高于4%呢就表示经济不行了
0:45
养不起这么多人
0:47
那现在倒好都46%了这是什么概念?
0:51
我给你打个比方
0:53
就是差不多每两个年轻人里
0:55
就有一个找不到工作
0:57
这比战争年代还可怕
0:59
因为战争好歹还有个结束的时候
1:02
而这种经济崩溃带来的伤害
1:05
那可是要祸害好几代的
1:08
现在网路上流传一个段子说得特别扎心
1:11
爷爷那会儿啊
1:12
混个中专就能吃上铁饭碗
1:15
到了爸爸这辈儿
1:16
专科毕业勉强能混个事业编
1:19
轮到我们这代人呢
1:21
本科毕业还要看运气
1:24
等到下一代硕士毕业都不好使了
1:27
只能啃老
1:28
你说这教育内卷得跟爬楼梯似的
1:32
越爬越高
1:33
但楼顶上那个饭碗却越来越少了
1:37
更可怕的是现在失业族群的生存轨迹
1:40
都快成套路了
1:42
我给大家总结个"失业人四部曲"
1:45
先是拼命考研考公考编
1:47
把自信心耗得一干二净
1:50
然后呢想着创业当老板
1:52
开个小店搞自媒体
1:54
结果把积蓄全部打水漂
1:57
再后来没办法了
1:59
只能去送外送跑快递开滴滴
2:01
把身体给掏空了
2:03
最后实在扛不住了去当保全保母
2:07
连最后一点尊严都保不住了
2:10
要说这些数据都是我胡编的?
2:13
那咱们就来看看最新的新闻
2:16
就在这个月中国的民族品牌海信
2:19
号称"全国十大国企典型"的那个海信
2:23
突然爆出要裁员3万人
2:25
从11万人砍到8万人
2:28
这裁员力道比当年阿里、京东加起来都狠
2:33
有趣的是啊官老爷说这事儿的时候
2:36
语气轻描淡写的
2:38
说什么"优化人员架构"、"提升营运效率"
2:42
可实际上呢?
2:43
有2024届的应届生进去才半年
2:46
就被迫签了离职协议
2:49
你说这叫什么事?
2:51
更讽刺的是
2:52
2020年的时候海信就爆出要裁员万人
2:57
结果当时海信赶紧出来澄清
3:00
说什么"高阶主管带头降薪"、"末位淘汰"
3:04
这不就是变法儿地裁员吗?
3:06
现在干脆撕破脸了直接砍掉30%的人
3:11
你们猜怎么着?
3:12
作为"全国十大国企典型"
3:15
海信今年第三季的业绩报告显示
3:17
营收219亿年减0.08%
3:22
净利才7.8亿年减16.29%
3:27
这还是靠着政府补贴才勉强保住的数字啊
3:31
要知道就这么烂成这样的企业
3:34
在官老爷嘴里还是"龙头企业"呢
3:38
这不就是中国现在的真实写照吗?
3:41
表面上光鲜亮丽
3:43
天天喊着"内循环"、"双循环"
3:46
可实际上呢?
3:47
连最基本的就业问题都解决不了
3:51
年轻人找不到工作
3:53
有工作的人担心被裁员
3:55
已经被裁的人找不到出路
3:58
这样的经济你说它能好起来吗?
4:02
说完制造业咱们再来看看金融业
4:05
要知道在中国人眼里
4:08
银行一直是香饽饽中的香饽饽
4:10
那可是正儿八经的"金饭碗"啊
4:13
可现在呢?
4:14
这金饭碗也开始破了
4:17
来看看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
4:19
41家A股上市银行减员4万多人
4:24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优化人员
4:26
而是实打实的大裁员
4:29
工商银行一家就裁了1.06万人
4:33
农行裁了4980人
4:35
建行裁了4790人邮储银行裁了4224人
4:41
你们发现没有?
4:43
这些可都是中国的"五大行"啊
4:45
号称永远不倒的金融巨头
4:48
更有意思的是
4:49
现在的银行行长们也跟着遭殃了
4:53
有个股份制银行的内部员工爆料说"所有人都要出去跑业务
4:58
包括行长
4:59
"你们想像一下这画面
5:01
一个月薪水几万的银行行长
5:04
站在马路边发传单这是什么世道?
5:07
银行员工现在每天的日常是什么?
5:10
早会开完就得往外跑拿着传单到处发
5:14
见人就问"存款理财了解一下?
5:17
"北京有个市民爆料说
5:20
她在地铁站碰到一个人
5:22
小心翼翼地递给她一张传单
5:25
还刻意压低声音说"存款、理财了解一下
5:29
"这不就跟传销似的吗?
5:32
而且你们猜怎么着?
5:34
银行还帮这些发传单的员工定KPI呢
5:37
每天必须拍照报告战果
5:39
发了多少传单、加了多少个客户微信、拉了多少新开卡用户
5:46
这些KPI完不成薪水就泡汤了
5:50
有的分行甚至不让客户经理在分行办公了
5:54
直接赶到乡下拓展业务
5:57
为啥银行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6:00
还不是因为它们的收入在狂跌
6:03
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
6:05
42家银行的员工薪资总额比去年少了将近7亿
6:10
超过七成的银行员工薪水都缩水了
6:14
曾经的金饭碗
6:15
现在也变成铁饭碗、土饭碗、泥饭碗
6:20
专家说了
6:21
中国现在已经步入了通货紧缩螺旋
6:25
这是什么意思呢?
6:26
就是老百姓不敢花钱了
6:28
钱都死死攥在手里
6:31
你想啊房子买不起股市不敢投
6:35
理财产品收益率低得可怜
6:37
通货膨胀又在吞噬着手里的钱
6:40
老百姓能不囤钱吗?
6:43
最可笑的是当权者现在想振兴经济
6:46
就得靠金融业来刺激GDP、抑制通货紧缩、提升消费
6:52
但他们又在疯狂加强金融监管
6:55
一会儿查这个
6:56
一会儿罚那个
6:58
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7:01
有人说银行业就是经济的晴雨表
7:05
现在这个晴雨表都开始报警了
7:07
你说中国经济能不能好?
7:10
前段时间不是说要搞"金融工作会议"吗?
7:13
结果呢?
7:14
又是一堆口号又是一堆废话
7:17
就是不解决实际问题
7:20
这群官老爷真是只会喊口号
7:22
不会做实事
7:24
最后咱们来说说汽车产业
7:27
记得前几年
7:28
政府还在吹嘘什么"新四化"
7:31
说什么电动化、智慧化要引领全球
7:35
可现在呢?
7:36
咱们看看长城汽车的遭遇就知道了
7:40
长城汽车
7:41
号称是咱们最大的"集体所有制"汽车制造企业
7:45
背后还有国资参股
7:47
这样的"国家队"现在也扛不住了
7:50
一年半的时间裁掉了5465人
7:54
去年到今年上半年
7:56
公司员工从8.7万人降到了8.1万人
8:01
你说这"新四化"喊得震天响
8:03
怎么人越喊越少呢?
8:06
而且啊长城汽车裁员的手段可不光彩
8:10
根据前员工爆料
8:12
公司玩的是"恶意裁员"那一套
8:14
先把你调到不相干的岗位
8:17
例如把技术人员调去当仓管
8:20
工资一下子就从万把块降到三千
8:24
你要是不乐意去就说你"旷工"
8:26
直接开除
8:28
这不是明摆着逼你走吗?
8:31
有个处理过劳力纠纷的律师说了
8:34
这种行为明显侵害劳工权益
8:37
但在当前"裁员降本"的大环境下
8:40
这种不赔偿就解除劳动契约的行为已经成了"新常态"
8:46
说穿了
8:47
就是企业利用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款的漏洞
8:51
来合法地坑害员工
8:53
更讽刺的是
8:54
就这样一个裁员、亏损的企业
8:57
居然还有脸去起诉自媒体部落客
9:01
因为有人说他们几句不好听的
9:04
就要索赔2500万
9:06
这不是典型的"欺软怕硬"吗?
9:08
对员工重拳出击对舆论就想用钱摆平
9:13
那些被裁的人都去哪了呢?
9:15
大部分都涌入了所谓的"灵活就业"市场
9:19
但这个市场现在也是一片哀鸿
9:23
就拿叫车来说短短两年半时间
9:26
中国取得驾驶证的人暴增了286.1万
9:30
增幅高达112.4%
9:34
可订单量呢?
9:35
基本没成长
9:37
这种情况下
9:38
长沙、三亚、济南等城市纷纷发出风险预警
9:43
甚至直接暂停叫车运输证的办理
9:47
这说明什么?
9:48
说明连这个兜底的行业都快兜不住了
9:52
外送业的情况更惨
9:54
北京有个28岁的新手外送员
9:57
在四环这样的黄金地段
10:00
一天也能接30单左右
10:03
征才广告上说的"月入一万八"就是个笑话
10:06
实际到手最多八千
10:09
还有人拼死拼活在大雨中跑了50多单
10:12
赚了400多块
10:14
结果因为送错了2单
10:16
被平台罚了1000块还要强制下线7天
10:21
这不是赚钱这是在玩命啊
10:24
看到这儿
10:25
大家就明白为啥财新统计的青年失业率会达到46%了吧?
10:30
因为就业市场已经"内卷"到了极致
10:34
制造业在裁员金融业在裁员
10:37
弹性就业也饱和了
10:39
年轻人除了考公考编还能干啥?
10:43
但最可悲的是
10:44
现在的官老爷还在那里喊口号
10:47
说什么"就业情势向好"、"结构性改善明显"
10:51
我就想问你们住在火星上吗?
10:55
这么严重的就业危机你们看不见?
10:58
还是不想看见?
11:00
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真理越辩越明
11:04
谎言越说越大
11:05
"现在的中国经济
11:07
就像一个被吹得太大的气球
11:10
表面上看起来很漂亮
11:12
但谁都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砰"的一声炸掉
11:17
所以啊官老爷们与其在那里喊口号
11:20
不如想想怎么解决实际问题
11:23
毕竟民生为重就业为本这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