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yz on Nostr: ...
其实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或者是“不忍人之心”,也可以用如下的角度重新解释。
假设一、人人都有一种趋乐避苦的倾向
假设二、人人都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和共情感
因此当他听到落井之人的求救声时,最先所激发的是,同等的对死亡发恐惧感和无助感
进而联想到自己坠井时无人来救的一种悲悯感
由此他可以做出三种选择来制止那种出自于假设二的恐惧与痛苦
一、逃跑逃避
二、营救
三、落井下石
所以,那种恻隐之心可能会带来三种不同的可能性,而孟子只提到了最理想化的一种可能。
Published at
2024-07-07 09:45:01Event JSON
{
"id": "1188ca6acee388c84dfe3e98ae03b16f6f67b0f5d0bc12db61daa2655a8e16ba",
"pubkey": "6e0fa23904c46508cb2133f88bde9ccf9cefa39f7286d0e35afcfc186ab1186a",
"created_at": 1720345501,
"kind": 1,
"tags": [],
"content": "其实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或者是“不忍人之心”,也可以用如下的角度重新解释。\n\n假设一、人人都有一种趋乐避苦的倾向\n假设二、人人都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和共情感\n\n因此当他听到落井之人的求救声时,最先所激发的是,同等的对死亡发恐惧感和无助感\n\n进而联想到自己坠井时无人来救的一种悲悯感\n\n由此他可以做出三种选择来制止那种出自于假设二的恐惧与痛苦\n\n一、逃跑逃避\n二、营救\n三、落井下石\n\n所以,那种恻隐之心可能会带来三种不同的可能性,而孟子只提到了最理想化的一种可能。",
"sig": "27e444af15088ad53300e856e6eff31938b00e378f914f5745e10b7192a047e98c81b9b49c41e3436b7deba821f0f2081d510da0f0be5219955990e4b97feba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