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滨的财经闲谈 on Nostr: ...
过去30年,中国经济是四驾马车,投资、消费-房地产、外贸、政府购买。
一般中国不提政府购买,比如军工、维稳,越来越多的外购。
房地产当然算内需消费。
现在出问题的是地方债务过大---拖累投资,房地产衰退--拖累消费。
本质上是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垮了。
所以,中央政府出来救助地方和家庭的债务,削减杠杆和成本。
比如专项债为地方债兜底,降存量房贷利息,意图让地方政府回到平衡,让家庭进入消费市场。
这点上,最近的货币当局做的可圈可点,没有错。
至于地方债原来的无约束扩张,越过平衡点后,就成为毒瘤。
接下去的问题是否能够约束其继续扩大债务?因为地方权贵习惯从基建谋取巨额私利。
长远的问题是,债务转化,并非无根之水,而是向国民和未来“借钱”,未来的国民人口减少,债权人在减少。第二是向科技借钱,未来的科技是否升级换代。
如果做不到,就是货币贬值稀释债务,全体国民不管是当下的还是未来的,一起负担债务。
货币稀释意味着你的购买力缩水,被打劫了。
这是长期的风险。
但一般来说,全人类的统治者都是短期主义者:我们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各位也就不要想那么远了,享受当下。
一般中国不提政府购买,比如军工、维稳,越来越多的外购。
房地产当然算内需消费。
现在出问题的是地方债务过大---拖累投资,房地产衰退--拖累消费。
本质上是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垮了。
所以,中央政府出来救助地方和家庭的债务,削减杠杆和成本。
比如专项债为地方债兜底,降存量房贷利息,意图让地方政府回到平衡,让家庭进入消费市场。
这点上,最近的货币当局做的可圈可点,没有错。
至于地方债原来的无约束扩张,越过平衡点后,就成为毒瘤。
接下去的问题是否能够约束其继续扩大债务?因为地方权贵习惯从基建谋取巨额私利。
长远的问题是,债务转化,并非无根之水,而是向国民和未来“借钱”,未来的国民人口减少,债权人在减少。第二是向科技借钱,未来的科技是否升级换代。
如果做不到,就是货币贬值稀释债务,全体国民不管是当下的还是未来的,一起负担债务。
货币稀释意味着你的购买力缩水,被打劫了。
这是长期的风险。
但一般来说,全人类的统治者都是短期主义者:我们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各位也就不要想那么远了,享受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