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Nostr?
wanghonglin / Philip Wang
npub1pt6…5vp0
2023-02-09 22:12:49

wanghonglin on Nostr: AI与中国经济增长 ...

AI与中国经济增长

许多同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感到担心,一方面人口红利没了,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另一方面政府而非市场主导经济的趋势最近几年在加强,挫伤了部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又特别,我们在2022年遭遇了疫情防控的复杂局面,经济出现了困难局面,信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我个人认为,还没有必要那么悲观,从3-5年的中期看,中国经济仍然有很多的增长潜力和机会,2023年是恢复期,2024年下半年可能会回到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出现消费和投资俩旺的局面,主要理由如下:
1、虽然人口红利没了,但是随着新技术进步,特别是智能制造和AI的发展,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从而带来国民财富和GDP的增长。也就是说今后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不是人口红利。在农耕文明时代,农业的生产率是很低的,大量劳动力被固化在土地上。 而进入工业文明时间,随着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供,农业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了,大量人口转移工业生产上。而在智能制造时代,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而AI的发展也进一步提高了许多服务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当然这短期也会带来结构性失业,但是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大好事,促进财富和GDP的增长,被智能制造和AI替代的工作机会,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会被很多新创的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来替代。
2、有人可能会提出中国缺少底层创新的能力, 经济发展会受到影响。我是这么认为的,从全球分工来说,以美国为首的底层创新能力很强的这些发达国家,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保持这方面的优势,但是中国制造业的地位,特别是我们非常全的工业门类和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能力,从全球看,仍然基础牢靠,同时我们也在往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发展,印度和东南亚国家仍然无法撼动,当然前提条件是我们自己不要出现重大的政策失误。许多人对中国不能取得底层创新的能力感到悲观,我也认为由国家主导的创新机制不可能成功,但是我没有那么悲观,主要理由在于,我们的经济实力和国民财富已经有一定的厚度,如果回到鼓励市场主体创新的轨道,激发市场活力,中国的创新仍然是可以期待的。但是不要那么着急,我们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完成了工业化,没有那么快加入发达国家。如果让市场主体发挥作用,底层创新的能力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我们也可能成为这方面的一流国家。
3、中国庞大的人口、国民财富、市场规模,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创业机会仍然非常多,大家担心比较多还是政策因素,这方面确实希望国家坚持改革开放,长期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发挥更大的作用,鼓励企业家精神,鼓励创新,对创新、创业失败者给予宽容与保护,对创新、创业成功者,即使达到市场垄断地位,要通过合法途径限制垄断,保护企业家的自由。
4、国际分工与合作方面,不要过分强调一带一路,鼓励国际资本和中国资本合作,一道布局全球,不要什么都想单搞,一起赚钱,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类似安可工程这样的东西要少搞,不利于全球竞争和合作,只是鼓励了部分落后的国内厂商。大量的部门的信息安全级别没有那么高。思科在中国都基本没有了,你指望美国对华为好怎么可能?
Author Public Key
npub1pt6s0n7v2w98d7tufqe50z9aj6dmddzvprw9pw5vv7x4lpq9efhsnh5v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