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Nostr?
t-t-t-w
npub1mw7…5w2a
2025-01-13 15:04:03
in reply to nevent1q…qh52

t-t-t-w on Nostr: 老蛮频道视频转换文字 : 央行又装了一回逼 ...

老蛮频道视频转换文字
:
央行又装了一回逼

上周五的时候,也就是1月10日的时候,央行又常态装逼了一把,他宣布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本来央行的这种常态装逼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根本就没有说明的必要。因为金融圈内所有人都知道,央行这种常态装逼的有效期一般就是半个月,半个月之后,央行该跪还得跪,该买还得买。
不过在我的评论区里,这两天冒出了一大群点菜狗,他们疯狂的发评论,希望我回答这个问题,央行暂停买国债是不是意味着红色中国停止了无锚印钞,中国经济是不是有救了?
从2月份开始,中国经济是不是又要猛烈增长,重新繁荣,超英赶美,让全球惊叹了。对这些点菜狗,我当然按照规矩全都拉黑了,老蛮我从来都不会惯着点菜狗,你贸然提问我就直接拉黑,这是毫无疑问的事。要知道知识从来都不是免费的,老粉丝都知道在我这里你要想点菜提问,要么做28个引体向上,要么抢到10次沙发,以此来作为交换。
这两个条件童叟无欺,价格公道,可以说是全网最受好评的点菜条件了。
不过这一次阵亡的点菜狗实在有点多,看在他们密集的尸体份上。我倒是可以好好说一下央行暂停买入国债这件事,给各位解释一下央行这次装逼的逻辑。

首先各位一定要建立一个基本概念,中国央行是中国所有部级机关里行政地位最低的一个,没有之一,央行行长的地位,不仅比不上国务院26个组成部门里的任何一名部长,
甚至都比不上排名前20的部门里的司长。
国家审计署在行政排名上,虽然放在央行的后面,排在最后一个,但这只不过是因为他的名字是署而不是部。事实上国家审计署的主官审计长的政治地位比央行行长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其他部门的部长们看到威严的审计长都要点头哈腰,生怕得罪这个真正的实权部门。而央行行长看到其他的部长们只能立刻跪在地上,甚至抬一下头都不敢。
就这样的情况,央行在面对财政部下达的严肃指令的时候,不要说抗辩,连呼吸都要被提醒,才能想起来,可以被吓到自己把自己活活逼死的地步。
中国央行是全世界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里最没有独立性的一个没有之一。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央行应该被定义为财政部国库司、中央银行处,一个小小的处级单位,唯一的职责就是印钱补充国库的需要。行长要向财政部国库司的司长进行汇报,并且是跪在地上进行汇报。
各位你们必须清晰的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中国的金融体制。在所有的欧美国家,央行都是独立运作,央行行长独立向议会进行汇报,不受行政权力的制约,由此保证货币和金融政策的独立性,从而确保货币信用的稳定。唯有在中国央行行长的地位不如狗,与所谓独立性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我再强调一次,中国所有货币与金融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央行没有独立地位,然而中国央行虽然没有地位,但是它的组成人员又非常奇特,基本上都是一帮平民出身的高级知识分子,并且大部分都有欧美留学的经历,真正的红色权贵子弟基本上都不愿意加入中国央行,他们要进入金融行业,当然是加入各政策性银行和各大商业银行,那里才是真正的副部级单位,有钱有权有地位。
比一个正处级的央行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这种局面就导致中国央行逐渐形成了一种非常扭曲的性格。一方面他确实地位低下,平时连头都抬不起来。国务院召开全体会议的时候,央行行长连座位都没有,只能蹲在门口的地上旁听,他向各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喊话,根本就没人理睬他他颁发的文件,甚至都没人愿意打开看一眼。
另一方面,他又染上了文人清高的臭毛病,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在面对自己不情愿的错误指令时,总喜欢发表独立见解,总是下意识的想要甩锅,总是试图撇清自己注定要承担的历史责任,这就造成了央行董事会常态性装逼,一有机会就要装逼。这种经常性的装逼使中国央行实现自我治愈,舒缓精神内耗的唯一方式。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国央行装过的最大的逼就是对国债炒作的威胁,并且是连续威胁了6次威胁方式,包括约谈下诅咒和行政处罚,并且央行还不敢处罚任何大型金融机构,只能精心挑选出几家迷你型机构,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地方性小机构来处罚。

各位你们一定要知道,2024年中国金融市场上最牛逼的产品就是国债,参与炒国债的所有金融机构都挣得盆满钵满,国债被炒成了天价。而各大金融机构参与炒国债的唯一理由就是经济衰退,资金投到其他任何领域都可能面临血本无归的惨境,唯有买点国债,本金还算安全,稍微有点利息,那就满足了。于是以10年期国债价格为例,2024年初是98,到年底猛涨到了109,涨幅达到了11.2%。各位你们必须要有这个基本概念,国债并不是普通的债券,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融产品,具有极强的牵连性。

国债的成交价格与国债收益率成反比关系。国债价格越高,意味着国债收益率越低,国债收益率,尤其是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本身被视为金融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也就是央行制定基准贷款利率的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决定着最为关键的中长期贷款利率的走势,所有的资金都去报买国债,把国债价格炒到天上去了,意味着市场无风险利率的猛烈下降,央行同时也必须调降银行的贷款利率,所以这就是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经济萧条,资金涌入国债避险,炒高国债价格,也就相当于逼迫央行降息,以推动经济发展。

2024年初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56%,到年底下降到了1.67%。为了顺应这样的趋势,5年期以上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从年初的4.2%下降到了年底的3.6%,但是相对于国债收益率的猛烈下降,银行贷款利率的降幅还远远不够,还必须继续下降,一直要降到2%左右,这才与国债收益率相匹配。

然而各位亲爱的朋友,本频道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中国的银行业其实已经无法承受进一步大幅降息的痛苦了,2%左右的贷款利率是什么概念?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的坏账率就只是略低于2%,银行还有经营成本,存款还要付利息,存贷款之间的息差现在只有1.5%左右,银行的贷款利率如果追随国债收益率下降到2%左右,那中国的所有商业银行可以在一夜之间破产,也就是说。
在央行这边看来,国债市场的所有交易者都已经疯了,国债价格飙涨导致的降息压力时时刻刻都压在央行身上,让央行不堪重负。但是在金融市场的参与者看来,反正压力是你央行的,降不降息是你的事,关我屁事,我就只管自己爽就行了。比如说各大保险公司今年以来依靠炒国债,账面收益非常漂亮。人身险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达到7.3%,创2017年以来的最高收益。

这其中有国债价格飙升带来的收益占到了一半以上,你央行想让他们停止炒国债,他们之中的红色权贵子弟可以把你央行行长直接喷死。所以央行面对疯涨的国债价格,其实也是毫无办法。到了2024年8月份之后,因为各种政府债券的一手发行量太大,市场的资金实在不够消化,于是央行在财政部的逼迫之下,还要亲自下场去买国债,从8月份到年底买进了整整1.4万亿的新增国债。
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还腆着脸去打压国债价格的炒作,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话了。

不过对于央行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每年年初的时候,都是所有金融机构的资金最宽松的时候,按照中国的惯例,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一般都是在公历年的年底完成资金结算。而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各种融资额度在年初都可以重新计算,所以金融系统的资金也都算是宽裕。这个资金宽裕的时间可以一直持续到农历年的过年前,建筑类企业需要在这个时间进行结算支付工程款,同时所有类型的企业都要给员工发奖金,并因此消耗大量资金,从而结束年初的资金宽裕期。

对于今年来说,这个资金宽裕期就是从公历的1月1日持续到1月27号,1月28日就是除夕,也就是过年了。所以就在1月10号,在这段资金宽裕期的中间,央行迫不及待的发布了今年的第一份装逼公告,考虑到近期市场资金充沛,政府债券市场持续的供不应求,所以央行暂停在一级市场买入国债,这次装逼的有效期至少可以一直持续到春节假期结束,也就是至少可以持续到2月5号。
对中国央行来说,这已经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装逼了,时间长达25天。对央行系统的12万工作人员来说,这简直就是人生中最幸福的25天了。
Author Public Key
npub1mw7hzf02at25wraq78ywzj8use4quz3yw4keaxtysyxeqpllw0uqdv5w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