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Nostr?
可莉
npub1gmf…xay5
2023-09-20 08:28:43

可莉 on Nostr: 测试 nostr:note19qzyxmsav78yw62cw9l3vx2lcscvl8w3hehl6ymn4zv07qa2vp5sytjnw8

测试
分享一些关于阅读的知识和经验,助你爬上智者与巨人们的肩膀!

一、阅读的心态:爬上巨人的肩膀

我们该带着怎样的心态去读书?我们是在自娱自乐,还是要瞻仰先贤思想,抑或是继承往圣的绝学?

都不是。我们的目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远的风景。

有人可能要问,那些历史上的巨人,怎么可能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超越的?难道我读了亚里士多德的《尼格马可伦理学》,就能比亚里士多德更强了?

理论上,可以的。因为亚里士多德已经死了,而你还活着。

作为死人,亚里士多德无法再进步了。他读不到穆勒和康德的书,穆勒和康德也读不到罗尔斯的书。

而你可以同时阅读亚里士多德、穆勒、康德、罗尔斯的作品,你的脚下同时踩着多位巨人,当然可以比任何一位巨人要看得更远。

科学的进步是永无止境的,即便是罗尔斯,也没有读过演化伦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最新论文。
而你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读到各个领域的世界一流专家所创造的知识成果。作为活人,你当然要比罗尔斯更强。

不过,罗马不是一天能建成的,《正义论》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巨人的肩膀也不是一天就能爬上去的。

假设你现在很年轻,才18岁,有过中学打下的基础,现在正想要登上第一位巨人的肩膀,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三到四年;
而第二位巨人,可能需要一到两年;
第三位巨人,可能需要半年;
第四位巨人,可能就只需要三四个月了……
随着阅读的作品越来越多,你会变得越来越擅长阅读。届时,你的阅读效率将大大提高,因为你脑中会慢慢建立起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信念之网,新的信息很容易和你脑中的旧信息建立密集的联系。

二、阅读的选择:三个匹配与四个建议选书

1、选择书籍时,要注重“三个匹配”:

1)兴趣匹配:你对某个领域或话题感兴趣,那就可以优先读那方面的书。

比如说,很多人对爱情感兴趣,那可以考虑巴斯的《欲望的演化》;也有不少人对辩论感兴趣,可以优先选择英奇和都铎的《批判性思维与沟通》;对投资感兴趣的人,可以考虑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如果对儿童心理学感兴趣,那VSI系列中的《儿童心理学》就很合适。
即便你对学问没什么兴趣,只是对德州扑克感兴趣,你也可以找到很多玩德州扑克的高手写的书。

2)需求匹配:有些知识,不管你是否感兴趣,它们都很重要。

比如,逻辑学和统计学;再比如教你如何通过互联网和图书馆获取文献的书(书名通常叫《文献检索与利用》);还有教你如何做研究的书,比如利迪的《实证研究》;批判性思维是格外重要的,可参考白琳和巴特斯比的《权衡》。
并且,结合你现在的学习和工作情景,你需要去阅读那些能帮助你完成阶段性目标的书。

3)难度匹配:假设你目前的水平是70分,那么难度在75分左右的书,就比较适合你。

60分的书,对你来说太简单,读起来没有挑战,最多只是复习已有的知识。
85分的书,难度太高,读起来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很容易就放弃。
身处现在这样的信息大爆炸时代,你总是能找到自己感兴趣,又需要读,且难度适合你的。
假设你读不懂蒯因的《语词与对象》,那总是能读懂其他人写的《语词与对象》的导读。如果还读不懂,那就换一个对初学者更友好的作者写的导读。

2、如果不清楚要读什么书,这里有四个建议:

1)读教材;

2)读经典;

3)读巨人的传记;

4)读牛津大学出版社的VSI系列。

时常有人问我,想要学心理学、哲学,有什么推荐的书。而我总是会推荐那种再版多次且受欢迎的教材。

心理学的,比如津巴多的《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斯坦诺维奇的《这才是心理学》、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巴斯的《进化心理学》等;
哲学的,比如所罗门的《大问题》、希克的《做哲学》、柯匹的《逻辑学导论》、蒂洛的《伦理学与生活》、斯通普夫的《西方哲学史》等;
社会学的,比如吉登斯的《社会学》;
生物学的,比如约翰逊的《生物学的思维方式》;
形式语义学的,比如科恩的《语义学》......

除开这些兼顾趣味性和专业性的教材之外,经典始终是值得阅读的。
柏拉图写的对话集、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录》、休谟的《人类理解研究》、罗素的《哲学问题》等;
中国古代的经典也有很多,如《老子》、《论语》、《庄子》、《传习录》等。

作为社会性动物,人既需要朋友,也需要有榜样,来帮助和激励我们走上一条终身成长的自我完善之路。而历史上的那些巨人们,很适合成为我们的榜样。
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读一读《爱因斯坦传》、《费曼传》、《阿西莫夫传》、《冯诺依曼传》、《休谟传》、《康德传》、《弗洛伊德传》、《罗纳德·科斯传》、《赫伯特·西蒙传》、《富兰克林传》、《马克思·韦伯传》......

牛津大学出版社的VSI系列,截至2023年,已经有700多本书,中译本应该也差不多快300本。每本书的篇幅都很简短,都是某个领域的顶级专家为初学者所写。
如果读书也有性价比之说,那这系列书的性价比都特别高。你只需投入极少的时间,就能获得不小的收获。

如果你还没有想清楚要读什么,那你也可以参考你信任的老师、朋友、专家、博主所开的书单,照单阅读。

三、阅读的流程:PQ4R阅读法

学过心理学的朋友,应该对PQ4R阅读法不陌生。

在畅销教材《心理学与生活》和《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的开篇,作者都介绍了这种阅读方法。一共有六个流程,如下:

1、预习(Preview):快速概览一下学习材料,区分主次,看清结构。重点是细读目录,推敲标题和小标题的用意。

2、提问(Question):先不去阅读正文,而是结合目录当中的标题与小标题,提出一些问题。最好能把问题写下来,而不只是停留在心里。

3、阅读(Read):带着问题去阅读学习材料,使你能回答出你提出的问题。阅读时,也可以提出新的问题,或者吸收作者提出的问题,并记录下来。同时,也将问题的答案都写下来。

4、反思(Reflect):将你学到的新信息和已有的旧知识建立关联。尤其是要考虑新信息当中有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自己脑中的旧观念当中有什么需要更新的地方?

5、复述(Recite):在不依赖学习材料的情况下,试着复述学习材料的内容。可以去找一个外行的朋友,向其解释你刚刚学到的知识,也可以自己当老师给自己讲课。

6、复习(Review):在完成以上五个步骤之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复习一遍。

绝大多数人在读书时,没有做前两步就直接跳到第三步,还忽略了后三步,这样的学习效果很差。
用PQ4R方法读透一本书,比你草草翻阅10本书,收获更大。

举个例子,一本书的目录如下:
1.初识论证:打开逻辑之门
1.1初识逻辑语:你说的话听起来不对劲
1.2论证的结构和功能:说服人们相信某个结论
1.3论证的局限性:为什么有必要学习论证
1.4区分不同语境中的论证:从复杂的现实对话中过滤信息

拿到这个目录,我们第一步就是仔细推敲其中的含义,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如下:
1、什么是逻辑语?这是一种类似于英语、日语的外语吗?
2、什么是论证?它的结构和功能分别是什么?它为何能实现它的功能?其他逻辑学的专家对于论证的理解和该书的作者有何不同?
3、论证的局限是什么?为什么在论证有这些局限的情况下,作者依然建议我们学习论证?是否还有一些作者没有提到的论证的局限?
4、“语境”是什么?不同语境中的论证有哪些差异性和相似性?如何从现实对话中过滤信息?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你暂时还想不到该提出什么问题,可以参考下面这个提问模板:
1、作者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其中某些关键词的定义是什么?假设作者说的合理,那这对我来说有什么用?
2、作者给出了什么理由和证据来支持他的结论?其他人有没有给出更强的理由和证据来反对作者的结论?
3、除开作者的此番论述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需要考虑的可能性?作者的优势是什么?作者的局限是什么?

总之,在提出问题之后,你应该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这样一来,你就是在和作者展开对话。
有时是你问,作者回答;有时是作者问,你来回答;有时并非问答,而是单纯地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引发作者的思考与感悟;对话有时候是对抗式的辩论,有时候是合作式的探究。
无论是哪种,与聪明的作者对话,如沐春风,如登高山,如临深渊,各有各的收获。

假定你完成了第三部阅读,接下来就是反思。
这一步格外重要,但我无法给出更多的建议。因为我不了解个体独特的情况,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
其他人不会比你自己更清楚该如何将新知识,编制进自己脑中已有的信念之网和神经网络。
如果你的反思能力还不够强,反思习惯也不够好,那我强烈建议你去找对你特别熟悉的师友,参考他们的建议。

第五步是复述,这一步非常关键。
建议大家找一些求知欲旺盛的朋友,可以是比你年龄低一些的人,来扮演你的学生。你作为老师,要用此书为教材,教一教那些学生。
要鼓励他们提问,不懂就问,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样一来,你才能明白自己能否答上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如果你答不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你可能就得复习一下了。
毕竟,你若是不能为别人解惑,那你可能也没有理解透彻。就算你能答上来,如果那本书很重要,间隔一段时间后,最好还是复习一下,温故而知新。

四、阅读的忌讳:10个典型的错误思想

阅读时,有一些典型的误区,以下都是错误的思想:

1、作者既然能出书,那一定是大牛,书上说的一定都很对。

2、作者在某处犯了一个错误,那他一定很笨,其他部分也不值得读了。

3、同一个领域只需读一本书就够了,不需要考虑其他作者是怎么想的。

4、我应该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读完整本书。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不应该跳过,而是要死磕到底。

5、传世经典总是比当代人写的作品更值得读。

6、我要读一些普通人读不懂的书,以显得我格外厉害,赢得他人的敬佩。

7、我已经足够聪明,不需要再读书了。只有那些笨人、无知者和蠢货,才需要每天读书。

8、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不需要爬上巨人的肩膀。其他人应该努力读书,我只要混吃等死就好。

9、我太笨了,问不出好问题,也学不会跟作者对话。光是被动地读书已经很难,我不可能按照这种方法去读书。

10、我应该一个人读书,不应该与别人交流和切磋。万一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我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和错误,别人会看不起我。

五、总结一下

阅读不是万能灵药,不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而且有些人也确实不爱看书,但这也没太大关系。

看书只是学习或自我提升的一种手段,与高手直接面对面交谈,或者去上课、听讲座,这些都算是学习,效果不一定比阅读要差。

不过,我还是推荐大家学会阅读。

你没法和全世界所有高手面对面交谈,但你可以买他们的书来看!

你没法穿越回过去,到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学园里上课,但你可以读他们留下的著作!

历史上的智者与巨人如此之多,他们的作品价格又如此便宜,只要学会通过他们的作品与他们对话,每个人都能爬上他们的肩膀,看到更远的风景。
Author Public Key
npub1gmfn7k3enjhhz9c2v89w2ach3m00lqeg2m08hrkz82q07ccqzvrsgvxay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