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w on Nostr: 老蛮频道视频转换文字: 红色政权近十年做成了什么? ...
老蛮频道视频转换文字:
红色政权近十年做成了什么?
各位可以狠狠的补一下公共管理学的课,并重新认识红色政权
长期以来,在天真的离岸小清新反贼之中流行这么一个说法,红色政权近10年来,所有的政策都是失败的,所有的举措都是半途烂尾,所有的政治意图都没有实现。因此离岸反贼嘲笑红色政权的顶层领导,认为烂尾帝意思就是红色政权做任何事情都会烂尾,没有任何计划能够获得最终的成功。
真的是这样吗?从2014年至今,红色中国的经济确实每况愈下,地产泡沫破灭,债务风暴肆虐,外资疯狂出逃,失业率不堪入目,年轻人不婚不育,如果站在纯经济的角度上来看,红色政权确实是事实烂尾,他漫不经心瞎拍脑袋推出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最后都被证明是劳民伤财,徒劳无功。
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对一个政权来说,促进经济发展,只不过是他的其中一个职能罢了。
对于红色政权来说,2001年到2014年,它确实是将促进经济发展当成它的核心职能,将绝大部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了经济发展工作中。然而在2014年之后,红色政权的工作重心就已经不再是经济发展了。到了2017年之后,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和提拔,也完全不再看GDP指标了。按照十九大的说法,全党的工作宗旨变成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里的初心和使命指的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捍卫政权的稳定,维持政权的持续。
四项基本原则,我相信本节目的观众对这个词算是耳熟能详,它由邓小平正式提出,并在1992年正式写进了党章。他的原文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4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注意立国之本这个词,这才是红色政权真正的本心和使命。
至于发展经济,只不过是为了维持政权稳定的手段。一旦经济发展与政权稳定之间发生了矛盾,那么毫无疑问红色政权一定会抛弃经济,专注于维持政权稳定。
对于这一点,各位不需要抱有任何幻想,我反反复复的讲述过这个道理,工业文明与集权政体之间不能长期并存。
现在我不厌其烦的再说一次,工业文明讲究的是平等、自由与公平的市场环境,通过广泛的市场交换,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而集权政体讲究的是权集于一人、利出于一孔,也就是顶层权贵必须控制所有的权力和资源。
在工业文明时代成长的新一代年轻人,天生就没有服从观念,对集权有着天然的厌恶。因此集权政体为了自身的存续,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扼杀工业文明,实现去工业化。类似这样的典型国家就是俄罗斯,在工业文明与苏联的集权政体的较量中,工业文明赢得了第一场的胜利。苏联政权因此在1991年底解体,然而在俄罗斯的土地上从来都不缺少野心家。
普京在2000年上台之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秩序,他花了整整20年时间,成功的实现了俄罗斯的去工业化。到现在这一刻,普京在俄罗斯拥有生杀予夺的绝对大权,而俄罗斯付出的代价就是,他已经不具备任何精细工业的生产能力,他无法生产自行车,无法制造衣服的拉链和纽扣,他甚至丧失了石油精炼的能力,只能兜售刚刚开采出来的原油。
现在回到一开始的问题,红色政权近10年来在经济方面的举措确实是全部烂尾,这一点没有任何争议,因为人家本来就是有意烂尾、有意萧条。我再强调一次,经济工作只不过是国家治理的一个方面而已。除了经济方面,红色政权的其他举措取得了百分百的成功。在这里我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列举和说明。
红色政权的第一大成就,是政治决策架构方面的重大变革。
近10年来,中央的决策架构进行了彻底的调整,实现小组治国。这些小组主要包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2018年后改成委员会,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中央生态环保领导小组、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等等等等,这些小组全面接管了对应的行政部门,并且拥有事务签报审批权、人事权与考
核权。国务院因此被彻底架空,被排除在决策机制之外,变成了纯粹的橡皮图章,部门没有了存在感。
对于这种决策机制上的重大变化,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为例,它最早出现在1950年代,是顾问式架构,小组成员有权对国家的经济工作提出建议,但是他对于各行政部门没有直接管控的权力,也不能向任何部门下发具体的工作指令。因此这个小组就是一个纯粹的务虚架构,不掌握实权。
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顶层政治决策架构逐渐成型,书记管政治,总理管经济,两个人相互制约,相互平衡,他们与其他政治局成员一起构成一种奇妙的集体决策模式。这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总书记与总理各有分工,两个人相互制衡。
这样的相互制衡关系,在江泽民与朱镕基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两个人的分工也最为清晰。
江泽民当时虽然挂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组长名头,但是他基本上没有实际干预过经济工作。
朱镕基在经济问题上基本上就是说一不二,分税制改革、国企改制、入世谈判等等重大经济工作,全都是由朱相一人主导。江泽民则专注于政治工作,创造性地发明了三个代表理论,也就是极大地拓宽了共产党员的吸纳范围,不再局限于所谓无产阶级,民营企业家和高级白领也可以入党,因为他们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胡温时期总书记与总理之间的工作界限依然清晰,双方依然能够做到井水不犯河水,一定要挑错的话,那就是胡氏的不折腾理论,坚持不动政治体制,不进行任何政治变革,只允许温氏在经济领域进行极为有限的变革。比如对国企进行市场化改革,引入优胜劣汰机制,到2010年的时候,中国的入世45条重大承诺,实际履约了23条,剩下的22条,比如平等主体承诺、电信行业开放承诺等等,实在是推行不下去了。
2010年3月,谷歌因为无法接受日益严苛的内容审查要求,宣布退出中国,这就是中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拒绝任何变革的影响。
2013年初,中国进入习李时代,拥有红色权贵支持的习总,随随便便就击溃了由不成器的团派支持的李总,总书记与总理相互制衡的局面,很快就演变成总书记独大的局面,也就是所谓的定于一尊,没有了总书记和总理的双头制衡格局,政治局的其他常委当然更加不可能起到制衡作用,于是中国的顶层集体决策机制戛然而止,所有的重大决策权都归于习总一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就不再是一个务虚架构,他很快就拥有了实权,在2015年以后,经济相关的政府部门,包括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商务部、央行等等,都需要向该小组进行工作汇报,并接受该小组的业绩考核,这种考核具有一票否决的意义。也就是说,2015年以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可以一票决定部长是否称职,是否有资格留任。这种做法就全面架空了国务院,国务院总理自此就丧失了对于经济的决策权,也丧失了对于部长的考核权。这些权利全都集中到了财经小组组长习总一人。
为了辅助组长习总的工作,每一个经济线条都需要人对接,因此该小组的各级工作人员也变得庞杂起来,在组织上需要正式化,在流程上也需要明确化。
于是2018年3月,该小组改名为中央财经委员会,建立起了复杂且系统的管理架构和汇报流程,成为了一个正式的实体机构,接过了国务院的经济管理职能,反过来将国务院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务虚机构,国务院总理自此就正式成为了摆设。
小组治国,是红色政权完成的第一桩大事,他彻底终结了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形成的顶层集体决策体系,真正实现了权集于一人、利出于一孔。
2018年之后,中国才变成一个真正的集权政体。
对于红色权贵来说,这件事做得非常成功,整个过程步步为营,行云流水,打的其他政治派系措手不及,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曾经显赫一时的团派、山西派、安徽系、天津帮和上海帮,在红色权归的逐步紧逼之下,全都狼狈不堪。他们的代理人纷纷入狱坐牢,他们摆在明面上的企业则被直接摁死,最后他们只能乖乖的让出权力丢盔卸甲,输得一败涂地。
各位就权力集中这件事来说,顶层权贵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烂尾。
恰恰相反,他们完成的非常成功,乃至是前所未有的成功。
即使强悍如毛泽东,也没能架空周恩来领导的国务院。然而红色权贵们现在就是硬生生的做成了,就这种前无古人的成就,我不知道天真的离岸小清新反贼们,是怎么有脸喊出烂尾帝这个词?
红色政权的第二大成就,是建立了深入最底层的管控网络。红色政权充分完善了原有的居委会和村委会架构,将这种居民自治组织正规化,将他们纳入到了正式的权力运行体系之中。以居委会为例,传统的居委会现在已经演变为社区管委会,并建立了系统的网格员体系,将所有的城市居住片区按网格进行划分,并由社区管委会委派专责的网格员进行对接和管理,以确保可以管理到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
注意我在这里使用的词是管理,也就是只有管理没有服务,社区的网格管理系统,只负责监管你是否满足四无和五失人员的条件。如果你恰好满足这些条件,那么恭喜你,你的衣食住行都会受到网格员的严厉管控,你出门逛街都必须提前向网格员报备,否则的话网格员就会到你家来面对面的审查你。如果你拒绝这种报备和审查,接下来你一定会被当成精神病人,被社区管委会直接投进精神病院。
所以在你拒绝网格员的审查之前,你最好想清楚,咱们向医生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就这种对于底层的管控程度来说,红色政权再一次做到了前无古人。
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底层起义都是因为权力对于底层老百姓的管理失控,权力不再能够下沉到最基层。红色政权当然吸取了这样的教训,他们在新冠风控的三年时间里,组建了一个极其严密的底层管控队伍,也就是网格员系统,到目前为止,这个系统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400万,极大地强化了对于基层的管控力量,将老百姓管到密不透风的地步。
这么说吧,到现在这一刻,老百姓每超过10个人的聚集,无论是聚在一起打麻将还是聚在一起喝大酒,网格员都能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并向组织进行报告。如果有哪位倒霉的网格员延迟一个小时才收到消息,那他当月度的工作绩效将会视为不合格,扣罚全部绩效工资。
请想象一下到下个月这位网格员会下多大的力气来监控你的一举一动,对底层老百姓的管控做到了这种程度,我真的是好奇,离岸的小清新反贼到底是基于什么标准?将这种管控模式称之为烂尾。如果不烂尾的话,还能管到什么程度?
总结一下,截止到此时此刻,红色政权在顶层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与此同时在基层则实现了全面的网格化覆盖,实际管控到了每一个人。
在中国历史上顶层的高度集权,一定意味着放松基层的管控,这两者其实是相互矛盾的。
中国古代的帝王们不可能同时实现集权与基层管控这两件事。然而此时此刻红色政权做到了,这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历史成就,足以改写人类至今为止的所有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教程。如果政治学也设一个诺贝尔奖的话,那么习总一定可以拿下这个奖,并且只要他活着就可以一直蝉联,没有任何人有资格跟他竞争。
各位,我知道你们大多数人都缺乏公共管理领域的常识,所以各位很难理解,在顶层实现集权与对基层实现严密管控,这两件事同时实现的难度到底有多大?我这里就不对这个政治学上的基本规则进行更多的阐述了。这么说吧,各位可以稍微回忆一下,古代最为集权的皇帝对基层的管控力度也一定最弱,底层的贫苦老百姓相互串联,不受任何约束,随后这种串联达到一定强度,老百姓就会揭竿而起,爆发民乱。
如何在顶层集权的同时,实现对基层的严密管控,一直是野心家无法解决的公共管理学领域的终极难题。即便强如希特勒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他只能不断的设立各种内外部的敌人,比如屠杀犹太人,比如向整个欧美世界宣战,由此勉强实现顶层集权与基层管控的相对平衡。
而到了此时此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背景下,红色政权一举解决了顶层集权与基层管控的并存问题,将老百姓死死的摁住,根本就动弹不得。无论失业率如何暴增,底层民怨如何沸腾,全都翻不起任何浪花。
个别地方偶尔可以闹一点事出来。比如今年1月7日,陕西蒲县有个孩子在学校离奇去世,当地的老百姓借此机会闹了一下,整个行政系统的反应非常迅速,按照既定的流程予以了妥善处理。
这里的应对措施包括周边的军警力量当即介入,实施全城戒严。同时网管部门全面封锁当地的网络和通讯系统,基层的网格管理系统立刻运作,强硬排查每一个积极参与者,区分情况,或者直接抓捕或者由专人盯防,这一套组合拳非常有效。在两天之内,这一件事就平息了下来,没有造成任何社会影响。离岸的小清新反贼对此是欢天喜地,觉得这件事代表了中国老百姓的反抗精神。
事实上这件事真正反映出来的是红色政权前所未有的强大,以中国地域之大,经常性的就会发作这些地方性的官民冲突。以前处理这种事总是会耗时半个月以上,最终闹得全民皆知。然而到了现在这一刻,只要48小时,在无声无息之间就能彻底平息事态,这就意味着红色政权对基层的抑制程度达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在顶层集权的同时实现了彻底的基层管控。
红色政权在公共管理领域取得的成就当然是数不胜数。我这里简单列举三条吧。
第一,全面封杀东部发达地区的方言。
从粤语到上海话,再到吴侬软语,基本上全都面临灭绝的风险。新一代的国民基本上都不会讲方言,封杀方言的目的非常明确,唯有消灭文化上的多样性,才能强化国民的统一性和服从性。每个人的跪姿都一模一样,才是真正的好奴隶。
第二,对青少年灌输仇恨教育和奴化教育,仇恨民营资本,仇恨欧美日韩,仇恨平等与自由的思想,仇恨生命与自然,然后转身向权力下跪,这样的灌输非常有效。新一代的青少年基本上就是一代废材,已经没有完整思想和独立人格可言,并且永远都不可能再纠正过来了。
第三,建立了直达每一个个体的信息封锁机制,无论你是什么人,无论你的影响力大小,无论你是使用公共平台、聊天群还是私聊,你发出去的每一句话都会受到严密的审查。这种审查来自无数个相关的部门机构和单位,甚至都无法对这些审查主体进行完整的列举。对信息的绝对控制就意味着管控强度的无限制升级。这也是古今中外的其他任何专制政权都无法想象的历史性成就。
各位我就说到这里吧。离岸的小清新反贼,因为基本上都没有过一份正经的工作,对于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也是一无所知,所以对于我上面讲述的历史性成就,他们当然也是一无所知,没有一丁点的了解,对于中国处于史无前例的顶层高度,集权叠加基层严密管控的状态,他们甚至连想象一下的能力都不具备。
在本节目的最后,我要给各位留下一道真正的思考题。就这种前所未有的禁锢状态,如果各位真的有意zaofan,那么你们认为可行的路径是什么?到底有什么可行的方法,可以应对目前这种顶层集权叠加基层管控的状态呢?
评论摘抄:
几乎无解,有能力造反的犯不着,没能力造反的只会嗷嗷叫。只有像你这样有能力的却向死而生的通过反洗脑先聚集一批价值观相同或相近的,不断淘汰拉黑,形成相对固定的群体,在到达一定规模后,建党,提出完整的政治纲领,不断扩大影响,还有可能搅动一潭死水……
红色政权近十年做成了什么?
各位可以狠狠的补一下公共管理学的课,并重新认识红色政权
长期以来,在天真的离岸小清新反贼之中流行这么一个说法,红色政权近10年来,所有的政策都是失败的,所有的举措都是半途烂尾,所有的政治意图都没有实现。因此离岸反贼嘲笑红色政权的顶层领导,认为烂尾帝意思就是红色政权做任何事情都会烂尾,没有任何计划能够获得最终的成功。
真的是这样吗?从2014年至今,红色中国的经济确实每况愈下,地产泡沫破灭,债务风暴肆虐,外资疯狂出逃,失业率不堪入目,年轻人不婚不育,如果站在纯经济的角度上来看,红色政权确实是事实烂尾,他漫不经心瞎拍脑袋推出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最后都被证明是劳民伤财,徒劳无功。
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对一个政权来说,促进经济发展,只不过是他的其中一个职能罢了。
对于红色政权来说,2001年到2014年,它确实是将促进经济发展当成它的核心职能,将绝大部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了经济发展工作中。然而在2014年之后,红色政权的工作重心就已经不再是经济发展了。到了2017年之后,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和提拔,也完全不再看GDP指标了。按照十九大的说法,全党的工作宗旨变成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里的初心和使命指的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捍卫政权的稳定,维持政权的持续。
四项基本原则,我相信本节目的观众对这个词算是耳熟能详,它由邓小平正式提出,并在1992年正式写进了党章。他的原文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4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注意立国之本这个词,这才是红色政权真正的本心和使命。
至于发展经济,只不过是为了维持政权稳定的手段。一旦经济发展与政权稳定之间发生了矛盾,那么毫无疑问红色政权一定会抛弃经济,专注于维持政权稳定。
对于这一点,各位不需要抱有任何幻想,我反反复复的讲述过这个道理,工业文明与集权政体之间不能长期并存。
现在我不厌其烦的再说一次,工业文明讲究的是平等、自由与公平的市场环境,通过广泛的市场交换,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而集权政体讲究的是权集于一人、利出于一孔,也就是顶层权贵必须控制所有的权力和资源。
在工业文明时代成长的新一代年轻人,天生就没有服从观念,对集权有着天然的厌恶。因此集权政体为了自身的存续,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扼杀工业文明,实现去工业化。类似这样的典型国家就是俄罗斯,在工业文明与苏联的集权政体的较量中,工业文明赢得了第一场的胜利。苏联政权因此在1991年底解体,然而在俄罗斯的土地上从来都不缺少野心家。
普京在2000年上台之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秩序,他花了整整20年时间,成功的实现了俄罗斯的去工业化。到现在这一刻,普京在俄罗斯拥有生杀予夺的绝对大权,而俄罗斯付出的代价就是,他已经不具备任何精细工业的生产能力,他无法生产自行车,无法制造衣服的拉链和纽扣,他甚至丧失了石油精炼的能力,只能兜售刚刚开采出来的原油。
现在回到一开始的问题,红色政权近10年来在经济方面的举措确实是全部烂尾,这一点没有任何争议,因为人家本来就是有意烂尾、有意萧条。我再强调一次,经济工作只不过是国家治理的一个方面而已。除了经济方面,红色政权的其他举措取得了百分百的成功。在这里我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列举和说明。
红色政权的第一大成就,是政治决策架构方面的重大变革。
近10年来,中央的决策架构进行了彻底的调整,实现小组治国。这些小组主要包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2018年后改成委员会,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中央生态环保领导小组、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等等等等,这些小组全面接管了对应的行政部门,并且拥有事务签报审批权、人事权与考
核权。国务院因此被彻底架空,被排除在决策机制之外,变成了纯粹的橡皮图章,部门没有了存在感。
对于这种决策机制上的重大变化,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为例,它最早出现在1950年代,是顾问式架构,小组成员有权对国家的经济工作提出建议,但是他对于各行政部门没有直接管控的权力,也不能向任何部门下发具体的工作指令。因此这个小组就是一个纯粹的务虚架构,不掌握实权。
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顶层政治决策架构逐渐成型,书记管政治,总理管经济,两个人相互制约,相互平衡,他们与其他政治局成员一起构成一种奇妙的集体决策模式。这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总书记与总理各有分工,两个人相互制衡。
这样的相互制衡关系,在江泽民与朱镕基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两个人的分工也最为清晰。
江泽民当时虽然挂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组长名头,但是他基本上没有实际干预过经济工作。
朱镕基在经济问题上基本上就是说一不二,分税制改革、国企改制、入世谈判等等重大经济工作,全都是由朱相一人主导。江泽民则专注于政治工作,创造性地发明了三个代表理论,也就是极大地拓宽了共产党员的吸纳范围,不再局限于所谓无产阶级,民营企业家和高级白领也可以入党,因为他们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胡温时期总书记与总理之间的工作界限依然清晰,双方依然能够做到井水不犯河水,一定要挑错的话,那就是胡氏的不折腾理论,坚持不动政治体制,不进行任何政治变革,只允许温氏在经济领域进行极为有限的变革。比如对国企进行市场化改革,引入优胜劣汰机制,到2010年的时候,中国的入世45条重大承诺,实际履约了23条,剩下的22条,比如平等主体承诺、电信行业开放承诺等等,实在是推行不下去了。
2010年3月,谷歌因为无法接受日益严苛的内容审查要求,宣布退出中国,这就是中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拒绝任何变革的影响。
2013年初,中国进入习李时代,拥有红色权贵支持的习总,随随便便就击溃了由不成器的团派支持的李总,总书记与总理相互制衡的局面,很快就演变成总书记独大的局面,也就是所谓的定于一尊,没有了总书记和总理的双头制衡格局,政治局的其他常委当然更加不可能起到制衡作用,于是中国的顶层集体决策机制戛然而止,所有的重大决策权都归于习总一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就不再是一个务虚架构,他很快就拥有了实权,在2015年以后,经济相关的政府部门,包括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商务部、央行等等,都需要向该小组进行工作汇报,并接受该小组的业绩考核,这种考核具有一票否决的意义。也就是说,2015年以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可以一票决定部长是否称职,是否有资格留任。这种做法就全面架空了国务院,国务院总理自此就丧失了对于经济的决策权,也丧失了对于部长的考核权。这些权利全都集中到了财经小组组长习总一人。
为了辅助组长习总的工作,每一个经济线条都需要人对接,因此该小组的各级工作人员也变得庞杂起来,在组织上需要正式化,在流程上也需要明确化。
于是2018年3月,该小组改名为中央财经委员会,建立起了复杂且系统的管理架构和汇报流程,成为了一个正式的实体机构,接过了国务院的经济管理职能,反过来将国务院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务虚机构,国务院总理自此就正式成为了摆设。
小组治国,是红色政权完成的第一桩大事,他彻底终结了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形成的顶层集体决策体系,真正实现了权集于一人、利出于一孔。
2018年之后,中国才变成一个真正的集权政体。
对于红色权贵来说,这件事做得非常成功,整个过程步步为营,行云流水,打的其他政治派系措手不及,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曾经显赫一时的团派、山西派、安徽系、天津帮和上海帮,在红色权归的逐步紧逼之下,全都狼狈不堪。他们的代理人纷纷入狱坐牢,他们摆在明面上的企业则被直接摁死,最后他们只能乖乖的让出权力丢盔卸甲,输得一败涂地。
各位就权力集中这件事来说,顶层权贵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烂尾。
恰恰相反,他们完成的非常成功,乃至是前所未有的成功。
即使强悍如毛泽东,也没能架空周恩来领导的国务院。然而红色权贵们现在就是硬生生的做成了,就这种前无古人的成就,我不知道天真的离岸小清新反贼们,是怎么有脸喊出烂尾帝这个词?
红色政权的第二大成就,是建立了深入最底层的管控网络。红色政权充分完善了原有的居委会和村委会架构,将这种居民自治组织正规化,将他们纳入到了正式的权力运行体系之中。以居委会为例,传统的居委会现在已经演变为社区管委会,并建立了系统的网格员体系,将所有的城市居住片区按网格进行划分,并由社区管委会委派专责的网格员进行对接和管理,以确保可以管理到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
注意我在这里使用的词是管理,也就是只有管理没有服务,社区的网格管理系统,只负责监管你是否满足四无和五失人员的条件。如果你恰好满足这些条件,那么恭喜你,你的衣食住行都会受到网格员的严厉管控,你出门逛街都必须提前向网格员报备,否则的话网格员就会到你家来面对面的审查你。如果你拒绝这种报备和审查,接下来你一定会被当成精神病人,被社区管委会直接投进精神病院。
所以在你拒绝网格员的审查之前,你最好想清楚,咱们向医生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就这种对于底层的管控程度来说,红色政权再一次做到了前无古人。
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底层起义都是因为权力对于底层老百姓的管理失控,权力不再能够下沉到最基层。红色政权当然吸取了这样的教训,他们在新冠风控的三年时间里,组建了一个极其严密的底层管控队伍,也就是网格员系统,到目前为止,这个系统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400万,极大地强化了对于基层的管控力量,将老百姓管到密不透风的地步。
这么说吧,到现在这一刻,老百姓每超过10个人的聚集,无论是聚在一起打麻将还是聚在一起喝大酒,网格员都能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并向组织进行报告。如果有哪位倒霉的网格员延迟一个小时才收到消息,那他当月度的工作绩效将会视为不合格,扣罚全部绩效工资。
请想象一下到下个月这位网格员会下多大的力气来监控你的一举一动,对底层老百姓的管控做到了这种程度,我真的是好奇,离岸的小清新反贼到底是基于什么标准?将这种管控模式称之为烂尾。如果不烂尾的话,还能管到什么程度?
总结一下,截止到此时此刻,红色政权在顶层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与此同时在基层则实现了全面的网格化覆盖,实际管控到了每一个人。
在中国历史上顶层的高度集权,一定意味着放松基层的管控,这两者其实是相互矛盾的。
中国古代的帝王们不可能同时实现集权与基层管控这两件事。然而此时此刻红色政权做到了,这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历史成就,足以改写人类至今为止的所有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教程。如果政治学也设一个诺贝尔奖的话,那么习总一定可以拿下这个奖,并且只要他活着就可以一直蝉联,没有任何人有资格跟他竞争。
各位,我知道你们大多数人都缺乏公共管理领域的常识,所以各位很难理解,在顶层实现集权与对基层实现严密管控,这两件事同时实现的难度到底有多大?我这里就不对这个政治学上的基本规则进行更多的阐述了。这么说吧,各位可以稍微回忆一下,古代最为集权的皇帝对基层的管控力度也一定最弱,底层的贫苦老百姓相互串联,不受任何约束,随后这种串联达到一定强度,老百姓就会揭竿而起,爆发民乱。
如何在顶层集权的同时,实现对基层的严密管控,一直是野心家无法解决的公共管理学领域的终极难题。即便强如希特勒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他只能不断的设立各种内外部的敌人,比如屠杀犹太人,比如向整个欧美世界宣战,由此勉强实现顶层集权与基层管控的相对平衡。
而到了此时此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背景下,红色政权一举解决了顶层集权与基层管控的并存问题,将老百姓死死的摁住,根本就动弹不得。无论失业率如何暴增,底层民怨如何沸腾,全都翻不起任何浪花。
个别地方偶尔可以闹一点事出来。比如今年1月7日,陕西蒲县有个孩子在学校离奇去世,当地的老百姓借此机会闹了一下,整个行政系统的反应非常迅速,按照既定的流程予以了妥善处理。
这里的应对措施包括周边的军警力量当即介入,实施全城戒严。同时网管部门全面封锁当地的网络和通讯系统,基层的网格管理系统立刻运作,强硬排查每一个积极参与者,区分情况,或者直接抓捕或者由专人盯防,这一套组合拳非常有效。在两天之内,这一件事就平息了下来,没有造成任何社会影响。离岸的小清新反贼对此是欢天喜地,觉得这件事代表了中国老百姓的反抗精神。
事实上这件事真正反映出来的是红色政权前所未有的强大,以中国地域之大,经常性的就会发作这些地方性的官民冲突。以前处理这种事总是会耗时半个月以上,最终闹得全民皆知。然而到了现在这一刻,只要48小时,在无声无息之间就能彻底平息事态,这就意味着红色政权对基层的抑制程度达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在顶层集权的同时实现了彻底的基层管控。
红色政权在公共管理领域取得的成就当然是数不胜数。我这里简单列举三条吧。
第一,全面封杀东部发达地区的方言。
从粤语到上海话,再到吴侬软语,基本上全都面临灭绝的风险。新一代的国民基本上都不会讲方言,封杀方言的目的非常明确,唯有消灭文化上的多样性,才能强化国民的统一性和服从性。每个人的跪姿都一模一样,才是真正的好奴隶。
第二,对青少年灌输仇恨教育和奴化教育,仇恨民营资本,仇恨欧美日韩,仇恨平等与自由的思想,仇恨生命与自然,然后转身向权力下跪,这样的灌输非常有效。新一代的青少年基本上就是一代废材,已经没有完整思想和独立人格可言,并且永远都不可能再纠正过来了。
第三,建立了直达每一个个体的信息封锁机制,无论你是什么人,无论你的影响力大小,无论你是使用公共平台、聊天群还是私聊,你发出去的每一句话都会受到严密的审查。这种审查来自无数个相关的部门机构和单位,甚至都无法对这些审查主体进行完整的列举。对信息的绝对控制就意味着管控强度的无限制升级。这也是古今中外的其他任何专制政权都无法想象的历史性成就。
各位我就说到这里吧。离岸的小清新反贼,因为基本上都没有过一份正经的工作,对于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也是一无所知,所以对于我上面讲述的历史性成就,他们当然也是一无所知,没有一丁点的了解,对于中国处于史无前例的顶层高度,集权叠加基层严密管控的状态,他们甚至连想象一下的能力都不具备。
在本节目的最后,我要给各位留下一道真正的思考题。就这种前所未有的禁锢状态,如果各位真的有意zaofan,那么你们认为可行的路径是什么?到底有什么可行的方法,可以应对目前这种顶层集权叠加基层管控的状态呢?
评论摘抄:
几乎无解,有能力造反的犯不着,没能力造反的只会嗷嗷叫。只有像你这样有能力的却向死而生的通过反洗脑先聚集一批价值观相同或相近的,不断淘汰拉黑,形成相对固定的群体,在到达一定规模后,建党,提出完整的政治纲领,不断扩大影响,还有可能搅动一潭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