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荡群阴 on Nostr: ...
问:如果中国不断受到西方的侵扰,是否会导致帝国再次陷入瓦解的境地?中国如果能获得技术中心的地位,能否和美国匹敌?
阿姨:什么是帝国呢?帝国就是一个秩序的洼地。如果你的秩序非常丰富,那你肯定会产生出像希腊城邦或者孔子时代的春秋列国那种非常多元化的组织,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产生帝国的。帝国是什么?帝国是简单化的产物,它是你自己的秩序生产力受到严重损害以后,不得不依靠残余秩序来弥补。一般来说,帝国产生是一个文明从秩序输出转向秩序输入的一个转折点。在帝国以前,例如希腊城邦和春秋城邦,那是你的秩序生产和输出期。罗马帝国和秦帝国的成立,标志着你由秩序输出转为秩序输入了。以前,你殖民蛮族;以后,蛮族要越过长城入侵你了。所以帝国是一个秩序的洼地。因为大自然厌恶真空,秩序生产力强的地方,自然而然的就会被秩序生产力弱的地方造成的低气压所吸引,导致秩序从一方输入到另外一方。孔子那个时代,可以说华夏诸邦是不断向蛮族的境域殖民的;而秦始皇以后,就变成塞外的蛮族不断的破关而入。仅仅是这两者,你就可以看出什么是帝国的本质了。换句话说,你能够建立帝国这件事情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你的秩序生产力已经受到了不可逆的损害。
一般来说,帝国注定是短命的。帝国的成立就是灭亡的开端。之所以会有第二个帝国出现,是因为原有的帝国灭亡了,原先的人和原先的秩序已经换了一批了。新的人在他还能够输出秩序的情况下也不是帝国,例如灭亡了帝国的五胡,在他们相当于欧洲封建的时候,建立了五胡十六国或者北朝这样的体制。然后等到他们最终也切断了技术输入,逐步走向腐朽的时候,他们又建立了新的隋唐帝国。隋唐帝国从建立之时就开始走向没落,然后又产生了安禄山之乱和后来的辽金元清体制。一般人认为的帝国最盛期,恰好就是它已经把原先的积累下来的秩序资源消耗殆尽,然后转入不可避免的灭亡那个过程。所以“帝国必然灭亡”是一个错误的同义重复,因为帝国本身就是灭亡的一个现象,是灭亡这个过程本身产生了帝国,而帝国的灭亡则意味着新一轮文明的开始,它实际上是一种解放,是一种重头开始,就像罗马灭亡以后日耳曼人重新启动文明。隋唐是谁的后裔呢?是入侵汉魏帝国的五胡的后代。明清是谁的后裔呢?是灭亡了宋朝的那些东北亚部落的后代。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也就是说经过了新的秩序输入以后,你才能够建立新的文明。在新的文明衰落以后,你又由多国体系重新沦为帝国了,然后又由帝国而灭亡,然后新的文明仍然是要以多国体系为起点才能重新开始。
至于是好还是坏,看是对谁了。对于国有企业的下岗工人来说,市场经济难道是一件好事么?显然不是。因为你已经被保护得太久了,已经完全丧失竞争力了。在没有保护或者是保护刚刚开始的时候,你跟别人差距不太大,这时候竞争对你来说不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在你被保护得太久的时候,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恢复竞争能力的情况下,这时候突然长城倒下,你被迫被赤裸裸地抛到残酷的竞争中间,下场只有灭亡,这对你难道是好事么?所以显然不是对所有人都是好事。但是,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个节点,就是说,你封闭得太久、被保护得太久以后,实际上你无论如何都是要死灭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合理的做法就是尽可能地把保护墙维持得更长一段时间,让它在你自己死后才倒。等你越过这个节点的时候,无论你个人的命运是什么,你所在的那个文明实际上已经是不可救药了。晚期文明最大的特点就是帝国。帝国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就是用来隔绝来自外界的竞争的,用来结束在文明早期促使文明不断分化和发展那些竞争的。然后你就可以享受一种养老院式的幸福,但这个幸福是享受不久的。
像现在的情况,应该说,它基本上是一个技术输入区吧。它本身,其实不仅是现在的(略),就是清末以来已经是这样了。晚清跟早期的清朝不一样:早期的清朝是中亚的秩序输入;而晚期的清朝是什么呢,它是一个非常类似于穆罕默德·阿里(1769-1849,原为奥斯曼帝国的埃及总督。1804年开罗人不满马木留克统治,发动起义。穆罕默德 阿里趁机站在起义者一方,起义取得胜利。1805年,埃及人拥戴阿里为埃及帕夏,奥斯曼苏丹发兵进攻,但遭到失败,于是被迫承认阿里为埃及帕夏,建立阿里王朝)或者奥斯曼帝国那样的一个代理人政权,它的用途是输入西方技术,绥靖内地。如果没有西方的贷款,清朝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它会不得不像崇祯皇帝那样加派田赋来维持它的财政,然后呢,就会产生出大批的李自成和张献忠,把它逼得走投无路。为什么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因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种人能够得到西洋人的支持,西洋顾问给他提供军火、提供军事训练,西洋的银行家给他借钱,这样,他们利用了西方已经搞起来的金融体系和技术体系,镇压内部的叛乱变得不太成问题了。崇祯皇帝依靠左良玉那种人去镇压李自成是镇压不下去的,但是大清皇帝依靠李鸿章和洋枪队来镇压太平军则是可以的,左宗棠也可以依靠英国和德国的贷款去打那些中亚的穆斯林。没有西方的技术的话,大清早已灭亡了。如果没有西方技术的输出的话,(略)在九十年代末期也早已灭亡了。
所以它等于是这样一个政权,它相当于是刚果的酋长或者是朝鲜的卫右渠(?-公元前108年,卫氏朝鲜最后一代王。公元前109年,卫右渠与西汉发生冲突,汉武帝派兵侵略朝鲜。公元前108年,卫右渠遭属下杀害,随后西汉灭亡卫氏朝鲜,将其地设置汉四郡)政权。你知道汉书和史记对卫右渠政权是怎么样形容的吗,他是汉朝边境地区的一个酋长,他的主要工作是跟汉朝进行贸易,换取汉朝的铁器,然后把这些铁器做成武器,去征服周围的部落,那些部落还没有自己的冶铁工业,所以碰上有铁的对手打不过。朝鲜王国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它是依靠汉朝给它输入的技术来征服那些技术比它更落后的国家的。当然它这样做它斗不过汉朝,最后亡在汉朝手里面了。刚果河的部落酋长也是这样的,他是出卖非洲的土特产和奴隶,向欧洲人换取火枪和朗姆酒的,然后他依靠火枪和朗姆酒为武器,征服内地其他部落,然后最后亡在欧洲人手里面。西非的穆斯林帝国也是这样的,它是出口本地的金砂和盐,卖给北非的穆斯林,然后从穆斯林世界进口教士、官员和武士,用这些力量去征服周围的部落,建立西非大帝国的。这些帝国从宫廷的角度来看,好像跟巴格达的帝国没有什么差别。但是这只是表象。你如果说西非的这些金盐帝国和巴格达的哈里发帝国是平起平坐的政权,那显然对巴格达帝国是很不公平的,因为巴格达帝国是资源和秩序的输出者,而西非这些金盐帝国没有这种输入它马上就会完蛋。刚果河那些黑人奴隶主、奴隶贩子建立起来的政权,跟欧洲人的政权也不处在同一个级别上。
现在的(略)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它显然没有能力进行竞争的,而且它很显然有较大的概率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被搞掉。因为这样一种技术垄断是很困难的,像卫右渠处在他那种情况下,他无法保证,比如说南部的三韩部落,它也到汉朝去搞一些铁器出来跟你竞争,而汉朝本身也会搞掉他。对换成后来的大清,那就是这样的:左宗棠可以利用欧洲的贷款和军队去镇压内地的穆斯林,而穆斯林也可以通过土耳其帝国去搞一些欧洲的教官和欧洲的军火来对付你,而且欧洲人自己也可以把你李鸿章和左宗棠都打翻。这两种事情后来都发生了。所以大清处在这种地位,它的处境是天然不稳定的。现在你的处境也就是这个样子的。
阿姨:什么是帝国呢?帝国就是一个秩序的洼地。如果你的秩序非常丰富,那你肯定会产生出像希腊城邦或者孔子时代的春秋列国那种非常多元化的组织,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产生帝国的。帝国是什么?帝国是简单化的产物,它是你自己的秩序生产力受到严重损害以后,不得不依靠残余秩序来弥补。一般来说,帝国产生是一个文明从秩序输出转向秩序输入的一个转折点。在帝国以前,例如希腊城邦和春秋城邦,那是你的秩序生产和输出期。罗马帝国和秦帝国的成立,标志着你由秩序输出转为秩序输入了。以前,你殖民蛮族;以后,蛮族要越过长城入侵你了。所以帝国是一个秩序的洼地。因为大自然厌恶真空,秩序生产力强的地方,自然而然的就会被秩序生产力弱的地方造成的低气压所吸引,导致秩序从一方输入到另外一方。孔子那个时代,可以说华夏诸邦是不断向蛮族的境域殖民的;而秦始皇以后,就变成塞外的蛮族不断的破关而入。仅仅是这两者,你就可以看出什么是帝国的本质了。换句话说,你能够建立帝国这件事情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你的秩序生产力已经受到了不可逆的损害。
一般来说,帝国注定是短命的。帝国的成立就是灭亡的开端。之所以会有第二个帝国出现,是因为原有的帝国灭亡了,原先的人和原先的秩序已经换了一批了。新的人在他还能够输出秩序的情况下也不是帝国,例如灭亡了帝国的五胡,在他们相当于欧洲封建的时候,建立了五胡十六国或者北朝这样的体制。然后等到他们最终也切断了技术输入,逐步走向腐朽的时候,他们又建立了新的隋唐帝国。隋唐帝国从建立之时就开始走向没落,然后又产生了安禄山之乱和后来的辽金元清体制。一般人认为的帝国最盛期,恰好就是它已经把原先的积累下来的秩序资源消耗殆尽,然后转入不可避免的灭亡那个过程。所以“帝国必然灭亡”是一个错误的同义重复,因为帝国本身就是灭亡的一个现象,是灭亡这个过程本身产生了帝国,而帝国的灭亡则意味着新一轮文明的开始,它实际上是一种解放,是一种重头开始,就像罗马灭亡以后日耳曼人重新启动文明。隋唐是谁的后裔呢?是入侵汉魏帝国的五胡的后代。明清是谁的后裔呢?是灭亡了宋朝的那些东北亚部落的后代。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也就是说经过了新的秩序输入以后,你才能够建立新的文明。在新的文明衰落以后,你又由多国体系重新沦为帝国了,然后又由帝国而灭亡,然后新的文明仍然是要以多国体系为起点才能重新开始。
至于是好还是坏,看是对谁了。对于国有企业的下岗工人来说,市场经济难道是一件好事么?显然不是。因为你已经被保护得太久了,已经完全丧失竞争力了。在没有保护或者是保护刚刚开始的时候,你跟别人差距不太大,这时候竞争对你来说不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在你被保护得太久的时候,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恢复竞争能力的情况下,这时候突然长城倒下,你被迫被赤裸裸地抛到残酷的竞争中间,下场只有灭亡,这对你难道是好事么?所以显然不是对所有人都是好事。但是,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个节点,就是说,你封闭得太久、被保护得太久以后,实际上你无论如何都是要死灭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合理的做法就是尽可能地把保护墙维持得更长一段时间,让它在你自己死后才倒。等你越过这个节点的时候,无论你个人的命运是什么,你所在的那个文明实际上已经是不可救药了。晚期文明最大的特点就是帝国。帝国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就是用来隔绝来自外界的竞争的,用来结束在文明早期促使文明不断分化和发展那些竞争的。然后你就可以享受一种养老院式的幸福,但这个幸福是享受不久的。
像现在的情况,应该说,它基本上是一个技术输入区吧。它本身,其实不仅是现在的(略),就是清末以来已经是这样了。晚清跟早期的清朝不一样:早期的清朝是中亚的秩序输入;而晚期的清朝是什么呢,它是一个非常类似于穆罕默德·阿里(1769-1849,原为奥斯曼帝国的埃及总督。1804年开罗人不满马木留克统治,发动起义。穆罕默德 阿里趁机站在起义者一方,起义取得胜利。1805年,埃及人拥戴阿里为埃及帕夏,奥斯曼苏丹发兵进攻,但遭到失败,于是被迫承认阿里为埃及帕夏,建立阿里王朝)或者奥斯曼帝国那样的一个代理人政权,它的用途是输入西方技术,绥靖内地。如果没有西方的贷款,清朝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它会不得不像崇祯皇帝那样加派田赋来维持它的财政,然后呢,就会产生出大批的李自成和张献忠,把它逼得走投无路。为什么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因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种人能够得到西洋人的支持,西洋顾问给他提供军火、提供军事训练,西洋的银行家给他借钱,这样,他们利用了西方已经搞起来的金融体系和技术体系,镇压内部的叛乱变得不太成问题了。崇祯皇帝依靠左良玉那种人去镇压李自成是镇压不下去的,但是大清皇帝依靠李鸿章和洋枪队来镇压太平军则是可以的,左宗棠也可以依靠英国和德国的贷款去打那些中亚的穆斯林。没有西方的技术的话,大清早已灭亡了。如果没有西方技术的输出的话,(略)在九十年代末期也早已灭亡了。
所以它等于是这样一个政权,它相当于是刚果的酋长或者是朝鲜的卫右渠(?-公元前108年,卫氏朝鲜最后一代王。公元前109年,卫右渠与西汉发生冲突,汉武帝派兵侵略朝鲜。公元前108年,卫右渠遭属下杀害,随后西汉灭亡卫氏朝鲜,将其地设置汉四郡)政权。你知道汉书和史记对卫右渠政权是怎么样形容的吗,他是汉朝边境地区的一个酋长,他的主要工作是跟汉朝进行贸易,换取汉朝的铁器,然后把这些铁器做成武器,去征服周围的部落,那些部落还没有自己的冶铁工业,所以碰上有铁的对手打不过。朝鲜王国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它是依靠汉朝给它输入的技术来征服那些技术比它更落后的国家的。当然它这样做它斗不过汉朝,最后亡在汉朝手里面了。刚果河的部落酋长也是这样的,他是出卖非洲的土特产和奴隶,向欧洲人换取火枪和朗姆酒的,然后他依靠火枪和朗姆酒为武器,征服内地其他部落,然后最后亡在欧洲人手里面。西非的穆斯林帝国也是这样的,它是出口本地的金砂和盐,卖给北非的穆斯林,然后从穆斯林世界进口教士、官员和武士,用这些力量去征服周围的部落,建立西非大帝国的。这些帝国从宫廷的角度来看,好像跟巴格达的帝国没有什么差别。但是这只是表象。你如果说西非的这些金盐帝国和巴格达的哈里发帝国是平起平坐的政权,那显然对巴格达帝国是很不公平的,因为巴格达帝国是资源和秩序的输出者,而西非这些金盐帝国没有这种输入它马上就会完蛋。刚果河那些黑人奴隶主、奴隶贩子建立起来的政权,跟欧洲人的政权也不处在同一个级别上。
现在的(略)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它显然没有能力进行竞争的,而且它很显然有较大的概率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被搞掉。因为这样一种技术垄断是很困难的,像卫右渠处在他那种情况下,他无法保证,比如说南部的三韩部落,它也到汉朝去搞一些铁器出来跟你竞争,而汉朝本身也会搞掉他。对换成后来的大清,那就是这样的:左宗棠可以利用欧洲的贷款和军队去镇压内地的穆斯林,而穆斯林也可以通过土耳其帝国去搞一些欧洲的教官和欧洲的军火来对付你,而且欧洲人自己也可以把你李鸿章和左宗棠都打翻。这两种事情后来都发生了。所以大清处在这种地位,它的处境是天然不稳定的。现在你的处境也就是这个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