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Nostr?
湘江水试
npub1jun…7n8g
2025-01-16 02:16:09

湘江水试 on Nostr: 这分析可能更接近小红书的现状 ...


这分析可能更接近小红书的现状

https://mp.weixin.qq.com/s/zJ3QN0N48eyYzkOdBz0ATw


一场伪装成美国人的自嗨

原创 李立强 美加双城记

 2025年01月16日 06:18 加拿大 51人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获取更多北美的精彩原创文章

先讲一个亲历的中美交流故事。

2020年,在Wegmans买菜,遇到一对白人母女。

惊艳!漂亮的就跟“指环王“里的精灵一样。

她们主动跟我搭讪。我心里嘀咕,又遇到三分钟热度的老外来找我练中文了。

没想到,小姑娘还真能说一些中文,比只会说“你好,谢谢,我爱吃火锅“之类的强多了。

而且,她居然有微信号。

要知道,这不是在洛杉矶或者纽约市,而一个边陲小城市。

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为什么?

原来,小姑娘喜欢唱歌,但在美国这条赛道非常拥挤,竞争异常激烈。

应该是有高人指点,决定开拓中国市场,而且是从社交媒体着手。

小小年纪,她已经有经纪人,去过深圳苏州等地,学中文、去国内的文娱公司走访学习等等。

我不知道是她父母找的经纪人,还是国内的星探发现了她。

涉及更详细的隐私,不好接着问,我加了她微信,偶尔看看她的朋友圈动态。

举这个案例想说,

美国人民搞钱是最精明的,

中文互联网的几乎所有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基本都是拷贝美国互联网。

连鸡娃这玩意,其实也是老美开创的。

同龄的国内小孩,还在刷题,她就已经开拓了新的鸡娃赛道,而且是反向国际化,去中国市场唱中文歌淘金,这是一个极难的赛道,

要知道这是在西纽约州,那么一个小地方,她家看上去也并非大富大贵。

回到小红书和Tiktok难民这个热门话题,

目前看到的美国博主,多数都是来搞流量搞钱的主,而且很多都是资深博主。

你看到的内容,那些真诚到落泪的、看似不经意的生活随拍,多是各种人设和经典套路。

本质上,跟中文社交媒体上流行的“老外爱中国”没啥区别。

哪里有流量,就去哪里;你爱听什么,就说什么;你爱看什么,就拍什么。

至于那一天涌进来的几十万普通美国用户,只是要用这种方式抗议政府把Tiktok给关了。

你把“敌人”的一个App关了,我就去“敌人”的另一个App,偏偏不用自己的。

老子就是不服!

所以,仔细看这些美国博主的留言就很有意思,绝大部分都是国内的用户在自我感动。

很多稍微活跃一点正宗的美国用户,点击进去,多多少少都有中文痕迹,中文的个人介绍,用中文问候的,来学中文的,来教英语的,带货的、用ni hao问候等。

显然,他们在努力向中国用户示好,从小红书获得流量,而不是把它作为一个日常交流的社交媒体平台。

一个为了流量,一个为了满足万邦来朝的快感。

从留言的语言风格,更能看出所谓美国人涌入小红书的真相,

真正的美国年轻人在社交媒体的互动,语言是很不一样的,用的是非正式的日常用语,一眼就能识别。

这种风格的留言在小红书上微乎其微。

即使是一场伪装的自嗨,我对老美能在小红书上呆多久也是不乐观的。

因为,正宗的美国人民是不听话的。

除了生活、搞钱、抗议,他们有更多诉求,要表达,要斗嘴,还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美国人是这个星球上硕果仅存,还死死抱着理想、情怀和价值观不放的群体。

她们要言论自由,要寻求真相,嘴上还随时挂着民主公平正义这类快成为负面词的东西。

更甚者,有的人会故意搞事,只是为了疯狂测试人类的边界。

这就是为啥抖音会有国际和国内不同的版本。

所以,老美涌入小红书这个事,我大胆猜测,只可能有两个结局,

一是小红书缩回去。

要么跟Tiktiok一样分割成国内国际不同的版本;要么严管,去掉任何不符合平台定位的内容,只有种草。


对涌进来的老外,除了搞钱的,其他一概不留。


要么在外面继续胡说八道,要么在里面继续服服帖帖。


当然,算法会让你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


二是继续玩火。


开更大的口子,希望能接住这波破天流量,甚至梦想成为“中美年轻人交流的圣地”。


我觉得这是在作死,这么玩下去只可能有一种结局:大家继续嗨,然后某一天,突然断片。


个人希望这两种猜测都被打脸,谁不想看到世界大同呢?


但我出国十多年,美国加拿大等国,接触过那么多不同国家的人,美国人总体其实是对中华文化最没有兴趣的。


开头说的白人小姑娘,已经在中文社交媒体小火出圈。看了下她朋友圈视频,真的很纯粹,


只有唱歌+旅游。


END




Author Public Key
npub1juncg6h4e7f2hn2m2r2hc7rgausreu4y5g0865ccfgzc7q9p3kgqhq7n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