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 Asia Finance on Nostr: ...
张五常,又开始给中国经济困境支招:“我认为最简单的办法,是弗里德曼50年前提出的观点。在不约束楼价之外,中国的央行要尽快把通胀的年率推到6%左右,然后调校到4%,再跟着是让这4%的通胀率,持续到经济的整体有全面性的可观发展”。如果没有真正的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单纯的货币化经济规模的增长,能够持续吗?
张五常援引50年前的观点,已非常不适用了。支出=收入-储蓄+信用-到期债务本息。全社会有374万亿社会融资到期债务本息支付抑制社会总体支出,如何可能创造出6%的通胀率?除非继续加信用加杠杆维护总体支出和通胀率,但会增加后续更大的经济通缩压力。需要换理论换思路换脑子?亚洲金融(AsiaFinance)几次建议,发钱比印钱好,还能保证公平和效率的问题。
中国经济的问题,其实并不是货币政策的问题。张五常的观点,其实是通过货币政策,制造高位通胀,然后引发资产价格上涨,相当于实现资产价格修复。中间需要经历若干个中间变量,而且需要考虑到货币政策的有限性、局限性。如果目前按照张五常的作法,更大的可能是资产价格并不能修复,反而通胀难以控制,两位数的通胀不是梦想,又是一场浩劫。
香港曾以相似的方式增长社会财富,结果是大量港人只能住蜗居。资本家与劳动人民的区别之一是,前者更在意资产的市场价值,而后者更在意使用价值。一个家庭:房地产占财富的绝对比例,负债端固定了;收入端面临岌岌可危甚至失业;收入预期也没有了。传统的办法:1)想办法增加资产收入,这是根本办法;2)长期融资调配短期,缓解短期流动性;3)压缩开支;4)降低预期。
张五常援引50年前的观点,已非常不适用了。支出=收入-储蓄+信用-到期债务本息。全社会有374万亿社会融资到期债务本息支付抑制社会总体支出,如何可能创造出6%的通胀率?除非继续加信用加杠杆维护总体支出和通胀率,但会增加后续更大的经济通缩压力。需要换理论换思路换脑子?亚洲金融(AsiaFinance)几次建议,发钱比印钱好,还能保证公平和效率的问题。
中国经济的问题,其实并不是货币政策的问题。张五常的观点,其实是通过货币政策,制造高位通胀,然后引发资产价格上涨,相当于实现资产价格修复。中间需要经历若干个中间变量,而且需要考虑到货币政策的有限性、局限性。如果目前按照张五常的作法,更大的可能是资产价格并不能修复,反而通胀难以控制,两位数的通胀不是梦想,又是一场浩劫。
香港曾以相似的方式增长社会财富,结果是大量港人只能住蜗居。资本家与劳动人民的区别之一是,前者更在意资产的市场价值,而后者更在意使用价值。一个家庭:房地产占财富的绝对比例,负债端固定了;收入端面临岌岌可危甚至失业;收入预期也没有了。传统的办法:1)想办法增加资产收入,这是根本办法;2)长期融资调配短期,缓解短期流动性;3)压缩开支;4)降低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