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瑞德里希4th on Nostr: ...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却拥有不同的故事,我们看到同样的事实,却对它们有不同的解读。
哪怕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的一家人,对家人之间的关系也时常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例如在冲突中父母认为是子女忤逆而子女认为是父母横蛮,在真实的生活里,“罗生门”无处不在。
人性是有空隙的,没有人全知全能。
但民主政治要求社会成员能在某些议题上达成共识,要求实行民主制度的社会有能力达成共识,有能力跨越形成“罗生门效应”的人性空隙,以此长期维系以国家为单位的超大规模群体合作。
“共识瓶颈”,这是一个社会想采用民主政治制度时最难解决的部分,也是伤害链阵营想要攻击和瓦解民主国家运行机制时,能选择的最有效靶点。
而你知道,伤害链国家是最擅长宣传战,也就是认知战的。
所以,俄罗斯和中共国确实有能力仅仅利用其宣传手段就破坏掉欧美强国维系其民主政治的根本——社会共识。
他们甚至不需要有意识地这么做,他们只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些对他们有利的谎言,让至少一部分欧洲人、美国人对之深信不疑,让他们的论调象病毒一样渗透到一部分欧洲人、美国人的世界观里,潜伏下来,成为这些人对世界看法的组成部件。
因为世界太大了。
科技的进步已经让人类的活动范围远超前代,只要有足够的财力,有足够的装备和中等程度的体魄,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登顶珠峰,远涉南极——人们能接触到的世界之广阔早已超出上百万年进化史中人类个体通常的活动范围,因此人们需要认识的世界,需要构建的世界观,其信息量之大也就早已超过进化史为我们准备好的脑容量。
就象我们需要认识的人,如果你计入从小学课本上要背诵的历史名人到在新闻媒体上常常看到,并在社交中常被提及的政经娱乐名人,数量早就超过了邓巴数一样。
今天的人类生活在一个信息量超过设计脑容量的世界,所以,每天我们的大脑都在试图节约脑力。用什么方法?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那就是在同类型的故事里选择最简洁的版本阅读,看新闻只看标题,看视频只看短视频,对和个人生活不直接相关的事件只匆匆听一耳朵别人的谈论。
就是“片面的了解真相”。
也就是依赖常识。
和逻辑。如果你逻辑思维能力足够强的话。也依赖科学方法,如果你读过大学并因此接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而且有举一反三将其用于日常生活的习惯。
但你得知道,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天赋,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学术训练和将科学方法用于日常生活的习惯更不是每个人都有。
所以常识变得极为重要,在面对认知战时,它几乎成了产业链阵营的散兵游勇们籍以应战的唯一武器。
但我们知道有许多人是连常识都缺乏的。
即使在欧洲,在美国。
在认知战领域,欧美大众就象猝不及防遭遇侵略的乌克兰平民一样近乎赤手空拳,想要抵抗,武器却迟迟供应不上。
不,他们连乌克兰平民都不如,他们甚至不知道战争已经打响。
在你试图指责川普的时候,在你怀疑川普是俄国间谍的时候,请你想想这是否可能——所有川普支持者都已经被俄国收买,都是俄国间谍,对普京的爱超过对自己国家和自己现有生活的爱。
这当然不可能。
他们支持川普,是因为他们拥有同一个故事,因为他们有同样的世界观。
只是这世界观虽然是他们在自己的个人生活里通过自己的信息渠道一点点拼凑起来的,筑成这世界观的“砖瓦”里却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俄罗斯和中共国的宣传部。
“川粉”们有他们自己的信息茧房,有他们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这看法和川普高度一致,因此他们基于自己朴素的正义感全力支持能把他们所在的故事写出美好结局的人,那个人就是川普。
他们真诚地想要一个美好的世界,一个只有男女两种性别的世界,一个最底层劳工也能过上体面生活的世界,一个官僚系统不再是个巨大迷宫而是热情服务者的世界,一个诚实的人受尊重的世界。
他们的真诚和“川黑”们并无二致,但他们的真诚总在被质疑。
所以他们愤怒,他们反击。在愤怒中,在反击时,他们为俄罗斯的宣传部门留出了更多入侵其心灵的空隙。
于是故事的撕裂演化成社群撕裂,于是在欧美国家,社会共识再难凝聚。
我并不怀疑川普的真诚,因为在我身边就有川普支持者,我无法怀疑他们的真诚。而历史上无数次发生过的宗教战争,也让我知道,在真诚相信不同故事的族群之间发生流血争斗实在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其中一方的首领有什么阴谋。
因为最致命的是,当一个人拥有和你截然不同的故事,而你想向他提供属于你的故事版本,你往往不会意识到,你试图改变的是他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你在试图改变他的世界,颠覆他的人生。
从他的角度看,这是怎样的冒犯?
你会激发他的反击,以一种类似圣战的热情。
因为人类是故事生物,我的朋友们,我说过了。
因为故事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已经成型的故事,已经打造好的信息茧房,是个体在纷繁信息之海中漂流时唯一能安心休憩的小小扁舟。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故事而战,你也一样。
如果你想改变一名“川粉”甚至改变川普本人对世界的看法,你要做的不是暴力击碎他的世界。
是修一道桥梁。
哪怕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的一家人,对家人之间的关系也时常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例如在冲突中父母认为是子女忤逆而子女认为是父母横蛮,在真实的生活里,“罗生门”无处不在。
人性是有空隙的,没有人全知全能。
但民主政治要求社会成员能在某些议题上达成共识,要求实行民主制度的社会有能力达成共识,有能力跨越形成“罗生门效应”的人性空隙,以此长期维系以国家为单位的超大规模群体合作。
“共识瓶颈”,这是一个社会想采用民主政治制度时最难解决的部分,也是伤害链阵营想要攻击和瓦解民主国家运行机制时,能选择的最有效靶点。
而你知道,伤害链国家是最擅长宣传战,也就是认知战的。
所以,俄罗斯和中共国确实有能力仅仅利用其宣传手段就破坏掉欧美强国维系其民主政治的根本——社会共识。
他们甚至不需要有意识地这么做,他们只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些对他们有利的谎言,让至少一部分欧洲人、美国人对之深信不疑,让他们的论调象病毒一样渗透到一部分欧洲人、美国人的世界观里,潜伏下来,成为这些人对世界看法的组成部件。
因为世界太大了。
科技的进步已经让人类的活动范围远超前代,只要有足够的财力,有足够的装备和中等程度的体魄,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登顶珠峰,远涉南极——人们能接触到的世界之广阔早已超出上百万年进化史中人类个体通常的活动范围,因此人们需要认识的世界,需要构建的世界观,其信息量之大也就早已超过进化史为我们准备好的脑容量。
就象我们需要认识的人,如果你计入从小学课本上要背诵的历史名人到在新闻媒体上常常看到,并在社交中常被提及的政经娱乐名人,数量早就超过了邓巴数一样。
今天的人类生活在一个信息量超过设计脑容量的世界,所以,每天我们的大脑都在试图节约脑力。用什么方法?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那就是在同类型的故事里选择最简洁的版本阅读,看新闻只看标题,看视频只看短视频,对和个人生活不直接相关的事件只匆匆听一耳朵别人的谈论。
就是“片面的了解真相”。
也就是依赖常识。
和逻辑。如果你逻辑思维能力足够强的话。也依赖科学方法,如果你读过大学并因此接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而且有举一反三将其用于日常生活的习惯。
但你得知道,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天赋,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学术训练和将科学方法用于日常生活的习惯更不是每个人都有。
所以常识变得极为重要,在面对认知战时,它几乎成了产业链阵营的散兵游勇们籍以应战的唯一武器。
但我们知道有许多人是连常识都缺乏的。
即使在欧洲,在美国。
在认知战领域,欧美大众就象猝不及防遭遇侵略的乌克兰平民一样近乎赤手空拳,想要抵抗,武器却迟迟供应不上。
不,他们连乌克兰平民都不如,他们甚至不知道战争已经打响。
在你试图指责川普的时候,在你怀疑川普是俄国间谍的时候,请你想想这是否可能——所有川普支持者都已经被俄国收买,都是俄国间谍,对普京的爱超过对自己国家和自己现有生活的爱。
这当然不可能。
他们支持川普,是因为他们拥有同一个故事,因为他们有同样的世界观。
只是这世界观虽然是他们在自己的个人生活里通过自己的信息渠道一点点拼凑起来的,筑成这世界观的“砖瓦”里却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俄罗斯和中共国的宣传部。
“川粉”们有他们自己的信息茧房,有他们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这看法和川普高度一致,因此他们基于自己朴素的正义感全力支持能把他们所在的故事写出美好结局的人,那个人就是川普。
他们真诚地想要一个美好的世界,一个只有男女两种性别的世界,一个最底层劳工也能过上体面生活的世界,一个官僚系统不再是个巨大迷宫而是热情服务者的世界,一个诚实的人受尊重的世界。
他们的真诚和“川黑”们并无二致,但他们的真诚总在被质疑。
所以他们愤怒,他们反击。在愤怒中,在反击时,他们为俄罗斯的宣传部门留出了更多入侵其心灵的空隙。
于是故事的撕裂演化成社群撕裂,于是在欧美国家,社会共识再难凝聚。
我并不怀疑川普的真诚,因为在我身边就有川普支持者,我无法怀疑他们的真诚。而历史上无数次发生过的宗教战争,也让我知道,在真诚相信不同故事的族群之间发生流血争斗实在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其中一方的首领有什么阴谋。
因为最致命的是,当一个人拥有和你截然不同的故事,而你想向他提供属于你的故事版本,你往往不会意识到,你试图改变的是他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你在试图改变他的世界,颠覆他的人生。
从他的角度看,这是怎样的冒犯?
你会激发他的反击,以一种类似圣战的热情。
因为人类是故事生物,我的朋友们,我说过了。
因为故事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已经成型的故事,已经打造好的信息茧房,是个体在纷繁信息之海中漂流时唯一能安心休憩的小小扁舟。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故事而战,你也一样。
如果你想改变一名“川粉”甚至改变川普本人对世界的看法,你要做的不是暴力击碎他的世界。
是修一道桥梁。
quoting nevent1q…aj8e在我说“人类是故事生物”这句话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最鲜活的例证会以泽连斯基和川普、万斯在白宫的公开争吵这种方式呈现。
但事情就这么发生了。
在这场看似两组人之间的争吵背后,发生冲突的其实是两个故事,假如你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你会看到人只是故事的载体——在他们受故事驱动并为故事辩护的时候。
我相信川普是真诚的,他真诚地爱美国,真心相信自己在维护美国利益,他也真的相信他对自己的追随者没有欺骗。他之所以和所谓“川粉”们一起坚定站在所谓“川黑”们的对立面,只是因为这两组人拥有不同的故事。
在这两组人分别拥有的故事里,他们都逻辑自洽,且都在为正义而战。
我选取了分别属于两侧的贴文来展示他们的想法。
显然,在支持川普反对泽连斯基的人眼中,乌克兰的战争已经进行到了泽连斯基四处派人抓壮丁,强迫年轻人上战场,令民众苦不堪言,让乌克兰民不聊生的境地,而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泽连斯基不但不愿结束战争,还高举正义大旗,勾结欧洲白左贪腐集团,把俄乌前线变成了一架洗钱机器。
而且他还贪心不足,想欺骗川普,从白宫拿到更多好处,把这场不可能胜利的战争继续下去。
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他们当然想要抓住一切机会质问泽连斯基、羞辱泽连斯基。
也许有人还记得一则秩事,传说在《白毛女》上演时,一位坐在观众席里的士兵因情绪过于投入,提枪就瞄准了台上的反派地主。要不是班长及时发现,饰演黄世仁的演员当时就得血染舞台因公殉职了。
这就是故事的力量。
当你相信一个故事,当你受剧情感染,当你的情绪随着剧情发展而起伏,你的心被剧中人命运牵引,即使一个故事本身是有漏洞的,你也不会冷静下来做分析。
在你相信这个故事,相信自己正站在正义一边的时候,你会坚持,你会用上你全部的真诚,全部的力量,试图让世界变成“应该是的样子”,让正义得到申张,让战争贩子得到应有的惩罚。
这就是川普、万斯和他们的支持者,或者说,至少是许多他们的支持者所想的。
但这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从泽连斯基口中说出的版本,无数泽连斯基的支持者坚信的版本。
在乌方的版本里,是俄罗斯发动了侵略并让无辜的乌克兰人陷入三年苦战,总统死守不退,军民齐心卫国,欧美承诺的援助挤牙膏一样缓慢送达,前线战士血流成河,后方平民朝不保夕,但投降不是可选项,自由的代价高昂,但乌克兰人有决心支付。如果欧美军援能象曾承诺的那样及时到位,胜利也决非不可能。
我相信对这个版本的故事,从泽连斯基到他的支持者也是真诚的。
所以他们真的认为,支持前一个故事的人在说谎。
所以在驳斥前者的时候,他们内心涌动的同样是正义感,是澎湃的激情,是让这个世界变成“应该是的样子”的强烈意愿。
在他们看来,相信前一个故事是荒谬的,证据唾手可得,选择相信并传播前一个故事只能证明你在光明与黑暗之间选择了黑暗,只能是你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理由。
虽然前一个故事的信徒也是这么看他们的。
从“人类是故事生物”这个角度出发,我看到的不是人与人的纷争,我看到的是故事与故事的激战。
在此我且不评论两个故事谁更接近真相,我只想提醒尚有闲心阅读这篇推文的朋友们,许多历史上的宗教战争,说穿了也无非是分别拥有不同故事的信徒在为自己的故事而战。
战到血流成河。
而哪个故事更接近真相,参照宗教战争,你应该能得出结论。
人类是故事生物,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故事里,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通过学习,通过跟踪每天的新闻报道,通过自己个人的信息渠道、社交网络,不断更新和维护着的,属于个人的故事背景。
人类其实一直在用“故事”这种方式理解包罗万象的纷繁世界,理解自己的生活。
就象什么?
就象科研工作者必须用假说来理解他想要弄明白的客观世界自然规律,必须先从复杂混乱的真实世界里抽取出少量信息,提出一个假说,再设计实验或是通过观察统治验证之,看这个假说是否成立,并等待其他人提出更好的假说,给出更有力的验证。
这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在信息量过大的真实世界和自己信息处理能力有限的脑力之间寻求平衡的方式。
朋友们,我们无法直接认识真实世界,我们只能通过把收集到的信息组合成故事来理解“发生了什么”,这就是人类的局限。
不是只属于和你意见不一的人的局限。
所以,怀疑那些和你拥有不同故事的人的真诚是不必要的。
也不必对他们维护自己故事、修复自己世界轨道的热情感到惊讶。
更不要以为拆穿某一两个谎言就能全盘颠覆对方的世界观,因为一个人的世界观是一整本小说,想改变它,你不能只修改几个句子。
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是这些故事是如何产生又如何进入他们头脑的,是谁在从这些故事中受益,是有没有人在利用人类作为故事生物的天性进行认知战并在白宫完成了“斩首”。
是有没有一种可能,自由世界在认知战中输了个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