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南山 on Nostr: ...
看《三国前夜》这本东汉史,看得快睡了,确认了东汉史真的很无聊已及不太重要。而且我会更喜欢洛阳大火》那种帝国统治解体的逻辑,帝国太大了无法对边疆实施有效控制,又被迫为了边疆地区的问题而投入巨量资源,最终撕裂了帝国。
这本同样试图解释为什么东汉的统治会崩溃。作者认为东汉统治的合法性建立在继承了王莽的儒教国家,有效性则是因为确立了帝族+皇后六大家族的小规模统治集团,即秦制-礼教模式。但到了恒灵二帝时期,先是恒帝主动破坏了后族六大大家族的帮扶统治策略,也就是破坏了核心利益集团。而两次党锢之祸,又摧毁了王朝的儒教合法性,士大夫们离心离德。至此,原有统治集团里的个体心态都变成了,反正是家天下,那我自取之。
皇帝将集体统治的“公”天下变成了私天下,一个明显标志就是开始跟宦官共治天下,因为跟后族的核心利益集团及士大夫的上层统治阶级不一样,宦官是皇帝彻头彻尾的仆人。
于是这本让我想明白了宦官的问题,从古至今士大夫都对宦官有种偏见,并很容易将其归结到人品问题上。但东汉唐明之所以宦官专权王朝就要gg,跟宦官人品关系不大,纯粹是这种时候王朝统治思路变了,不再代表原有统治群体的利益,只为了皇帝的个人利益。这种时候统治的瓦解就必然的了。
作者肯定没有恶政隐的意思,但我很容易想到,6大后族集团-红三家族,儒教士大夫-以党员为主体的在改开中获利的中产阶级,宦官-王公公李公公等太监群体。
这本同样试图解释为什么东汉的统治会崩溃。作者认为东汉统治的合法性建立在继承了王莽的儒教国家,有效性则是因为确立了帝族+皇后六大家族的小规模统治集团,即秦制-礼教模式。但到了恒灵二帝时期,先是恒帝主动破坏了后族六大大家族的帮扶统治策略,也就是破坏了核心利益集团。而两次党锢之祸,又摧毁了王朝的儒教合法性,士大夫们离心离德。至此,原有统治集团里的个体心态都变成了,反正是家天下,那我自取之。
皇帝将集体统治的“公”天下变成了私天下,一个明显标志就是开始跟宦官共治天下,因为跟后族的核心利益集团及士大夫的上层统治阶级不一样,宦官是皇帝彻头彻尾的仆人。
于是这本让我想明白了宦官的问题,从古至今士大夫都对宦官有种偏见,并很容易将其归结到人品问题上。但东汉唐明之所以宦官专权王朝就要gg,跟宦官人品关系不大,纯粹是这种时候王朝统治思路变了,不再代表原有统治群体的利益,只为了皇帝的个人利益。这种时候统治的瓦解就必然的了。
作者肯定没有恶政隐的意思,但我很容易想到,6大后族集团-红三家族,儒教士大夫-以党员为主体的在改开中获利的中产阶级,宦官-王公公李公公等太监群体。